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问题的思考
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闫冰竹提出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
文/武向党
来源:中国金融网
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闫冰竹提出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建议应当把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放在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思考,让中小银行也有“出彩”的机会。
新形势下,中小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一)不良资产进一步暴露。在过去的2015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全国银行业遭遇利润下降、不良凸显的境遇,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中小银行也不能幸免,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及企业去杠杆和去产能过程的推进,不良贷款也进一步暴露。2015年四季度末全国银行业机构新形成的不良贷款率为1.95%,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为1.6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75%,城市商业银行为1.75%,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分别为2.33%、4.57%、2.91%。中小银行新形成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且大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使中小银行竞争压力加大。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小银行的竞争环境将更加不平等,一方面中小银行将以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利润空间被压缩,存款保险制度下,因监管评级等次也将使中小银行的投保费率高于大银行,加大中小银行的成本;另一方面,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因高成本负债和高风险资产的叠加,加大其经营的艰难度。
(三)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挤压。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变化,企业的融资方式逐步转向直接融资,金融脱媒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将直接影响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
(四)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当前国家的监管政策和宏观政策对中小银行的风险容忍度与大银行没有差异,相对而言,依赖区域经济,整体处于弱势的中小银行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环境。
新形势下,发展好中小银行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中小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作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建立和发展,激发了我国银行业体系的活力,提升了金融服务质量,并实现长期以来对小微企业的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对实现经济转型、服务实体经济、贯彻国家政策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来扩大消费需求的。而中小银行在当前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对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上已经显示出其特有的“潜力”。在过去的2015年,多数大型银行经历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持续高升的状况,而一些中小银行却能紧跟政策导向,创新业务发展,找准市场定位、实现利润逆势增长。“船小好调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小银行将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上将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经济快速转型。
(二)有利于推进金融创新。当前我国金融环境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多源自传统金融供给与新型金融需求的不匹配,而在金融服务体系中,中小银行更易于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产品、业务、体制等方面创新,实现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对接,激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创新活力。
(三)促进“投贷联动”模式大发展。投贷联动模式可以有效化解小微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新型产业融资难问题,在对投贷联动模式的推进中,中小银行表现积极,且效果显著。一是在服务小微企业上,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中小银行更显得“门当户对”,在探索投贷联动模式中热情高涨,如北京银行设立的国内首家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二是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发展投贷联动具有先天优势。长期以来,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多是中小微型企业,丰富的经验积累,更易于实现客户目标向创新成长型企业的转移。
(四)服务发展普惠金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享受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而中小银行长期以来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普惠金融得天独厚的优势。普惠金融要求金融服务范围广、价格合理、可持续性强,中小银行的区域性、平民化使其在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上具有地缘、人缘、时效三重优势,更易实现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可持续性。
新形势下,对中小银行的发展建议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步伐。面临国内外复杂变化的经济形势,中小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升级步伐,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环境。一是紧紧围绕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积极调整业务重心和转型方向,加速融入“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二是要强化公司治理,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深刻变革,深化用人、薪酬、考核机制改革,实现按股权说话、让市场选人的治理机制。三是积极创新盈利模式,在同质化竞争中,要明确市场定位,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抢抓大资管时代的机遇,加快推进“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发展。四是提升自身风控能力,要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高度关注金融市场化改革中金融风险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建立起全业务、全流程、全部门、全员化的风险管理文化。五是转变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实现经营模式由存款定贷款转变为以资产定负债,实施精细化的资本回报率管理,积极参与直接融资进程,不断提升非息净收入规模,扩宽盈利增长渠道。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