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的为什么是大宗商品?
2010年棉花期货的超级大牛市,造就了80后的林广茂,而如今我们或许又面临着类似的机遇。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暴涨的为什么是大宗商品?)
2010年棉花期货的超级大牛市,造就了80后的林广茂,而如今我们或许又面临着类似的机遇。
4月19日夜盘,郑棉主力CF609再封涨停,仅仅用了8个交易日,便几乎收复了近一年来的失地。
与此同时,国内煤焦钢产业链品种继3月的暴涨后,近期再次加速上涨,螺纹钢、铁矿石、焦炭期货涨幅均已超过30%,同时以豆粕为主的农产品也在迈着小碎步向上推进。
甚至,黑色系商品期货的上扬,还传导至A股市场,并通过影响煤炭股、钢铁股和有色股等二线蓝筹的涨跌,进而左右指数的运行。
回顾今年以来商品市场的上涨,从化工到黑色金属,再到农产品,整体呈现轮涨格局。那么又是什么刺激商品接连暴涨的呢?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资金推动。敏锐的资本,实际上是在玩一个类似“填坑”的游戏,哪里被低估、哪里有炒作空间,就去填哪里。
2014年沪指跌破2000点,资金便去填股市的坑,而2015年底多数商品已然跌至低位,资金便又来填商品市场的坑。
此外,从大的运行周期上看,商品市场自2011年4月以来便开启了本轮下跌,期间代表一揽子商品的CRB指数从370点一路狂泻至150点左右。
而部分工业品的跌幅更为惊人,仅以橡胶、钢铁、煤炭、石油四大工业原料为例。期间,原油最大跌幅73%,橡胶最大跌幅78%,焦炭最大跌幅75%,螺纹钢最大跌幅69%。
经过近6年的下跌,商品市场目前无疑位于“深坑”位置。
与股票不同,商品其本身还存在着生产成本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价格构成了支撑,所以商品价格不可能无限趋于零,生产企业的承受极限也就是商品的“底”。
以钢铁行业为例,去年钢厂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部分无成本优势的钢厂吨钢亏损额已达到400元,在供给侧改革的呼声还未像目前这么高涨时,唐山便已有多家钢厂主动停产。产能的退出,为钢价带来了一个支撑。
此外,按照单个商品3到5年的价格运行周期来看,目前也恰好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窗口。
反观资金端,今年一季度银行放贷4.67万亿,同比多增9301亿元,新增贷款额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投向为房地产、基建领域,这也是为何3月以来,资金主攻黑色系商品的主要逻辑。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近两年社会上流动资金很多,但是适合投资的项目却很少。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便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网路上众多游走于监管空白地带的投资品。
在3月份钢材商品飙涨初期,笔者便曾与一位专门研究化工的朋友交流过,最终其给出的结论也是,单纯从行业供需的角度上看,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促使化工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资金推动。
对比各品种走势可以看出,有色金属涨幅远远落后于钢铁,这由于其定价权目前尚在外盘,国内资金单纯拉涨并不足以大幅影响其价格运行。
相比之下,螺纹钢、棉花则主要受国内供需关系影响,同时无外盘参考标的物,更有利于资金炒作。
同样,年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的飙涨,或许亦带有资金炒作的性质。
“打一枪,换个地”,只是如今战场已切换到了商品市场,毕竟有个“深坑”还无人来填,不说就此反转,但是至少做一波反弹的空间还是有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5年底时整个期货市场保证金已达到4000亿。但是相比于其他市场,其市场容量还是比较小,甚至是几百亿的资金便可以产生巨大影响,这也是为何近期商品涨幅巨大的原因之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