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自贸促进“多式联运”体系建立,实现物流节点“无缝”连接
我国4个沿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采用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的主要手段,实现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经济升级版的突破口。
作者: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副秘书长 律景昌
感谢作者来稿
我国4个沿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采用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的主要手段,实现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经济升级版的突破口。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是建设国家早先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战略之一,因此,建设国际区域性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打造以内陆自贸区城市为中心、辐射中西部、连接国内外的多式联运的战略资源综合运输体系,势在必行!
自从自贸区政策开始试水,便“好事”连连。通过放松管制,货物流通加快,人员加速往来,资金流动倍增,信息传递更加频繁,让当地区域内的贸易、物流和关税自由化。
“智能化卡口验放”、“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保税展示交易”、“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卡口启动智能化验放”、“保税展示交易”、“境内外维修”……,通关变得一体化,企业不再为通关一筹莫展。据测算,上海自由贸易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了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则减少了36.8%。
最为显著的便利化通关政策是“先行先试”,为物流企业节约通关时间的同时,降低了通关成本,加快了互联互通,完善物流网络也不再那么虚无缥缈。
传统的物流园区,一片地+几间库房,但缺乏上层规划、建设的框架指导,圈地现象虽多,但空置率高,即便一些园区业态、功能复杂,但真正意义的多式联运节点极少,这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诟病。因此,合理建立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物流园区成为重中之重。
我国大部分物流园区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的运力整合,普遍缺乏多种运力的转化,多种运输方式根本不能做到无缝衔接,各园区之间不能协同开发运输产品,使园区成为“物流孤岛”。一些铁路场站没有公路港配套,一些货运枢纽没有专业物流市场配套,一些公路港与铁路站、河港、海港不衔接,这些都增加了多式联运网络运营成本。因此,多式联运网络节点规划和枢纽港站的建设至关重要。
内陆自贸区通过复制推广沿海自贸区相关制度及试点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并推进水陆空铁等多式联运体系的建立,打通全国网点,加强与国内外各航运中心港口的协作。
通过在内陆自贸区的物流园区的建立、搭建不同运输方式间信息系统对接和资源共享平台,特别是建设集各种运输方式、各类多式联运枢纽节点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等基础公共数据于一体的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真正形成全国上下联动合力,实现国内外物流节点“无缝”连接。
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物流是生产经营的生命线之一,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构成,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标志。企业在加强技术开发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已经把寻求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的目光转向生产前后的物流领域。
内陆自贸区的建立,简化通关流程;“多式联运”体系的建立和物流节点的“无缝”连接,通过采用最优化运输方式,尽可能提高运输效率。整体来讲,二者的结合,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内陆自贸区的辐射范围,以及物流节点的设立,使得以前不能合作的机会变为可能,也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与价值。
生命不息,利润不止!“自由”与“联动”的结合之时,必将是企业飞跃之日!
作者: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副秘书长 律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