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被活捉?4位美联储主席谈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
美国总统被活捉?4位美联储主席谈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
美国总统被活捉?4位美联储主席谈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
昨天,4位最有权力的美国人,一起谈人民币挑战,却为何如此小心翼翼
北京时间8日,3位前任与现任美联储主席,罕见地在纽约聚在一起,其中格林斯潘是通过视频参与。
在金融资本时代,这四位大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金钱权力的人。而他们又罕见地,就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发表了意见,不过却小心翼翼。
这个开天辟地头一回的事情,吸引了世界的眼光。
1、问这个问题的人,也许是美国人,也许是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自然最关心四位大佬对人民币的看法的。先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
问:人民币是否会对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形成威胁?
沃尔克: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威胁,美元一直是国际结算货币。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对美国也没有影响。中国经济和人口在20年后都将大大超越美国,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正是中国经济开放的表现,对世界或许都是件好事,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并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伯南克: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虽然更多的是迈出象征性的一步,但它促进了中国打开市场、对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增加流动性。这些都是积极的举措,我们不应该担忧。
格林斯潘:中国在人民币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进步。
有关人民币对美元挑战的问题,是在提问环节出来的。
问这个问题的人,也许是美国人,也许是中国人,不过,这个问题能被问出来,本身就不寻常了,它说明,在美国也有人十分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
确实,刚刚,中国在巴黎与法国主办了一个G20部分成员国央行行长与财政研讨会,讨论的就是支持SDR重出江湖,中方表示,将以SDR来计算外储,并在未来发行以SDR计价的资产。而美国人则没有参加这个会议。
紧接着3月的外汇储备公布,中国央行果然说到做到,立即以SDR的形式,公布了外汇储备。
虽然,目前来看,这些动作还不会对美元霸权,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中国做得这么坚决,颇有一些我就要出头的意思,确实是比较罕见。
2、回答都非常谨慎,说话尽量滴水不漏
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挑战,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
沃尔克的回答,意思是说,人民币即使成了国际货币,也不会对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构成太大威胁。
伯南克的回答,意思是说,美元做了国际储备货币,对美国有好处但也有坏处。美国不稀罕这个位置,再说了,人民币加入SDR,只有象征意义,人民币要挑战美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为时过早。
格林斯潘的回答,类似于”人民币是有潜力的“。
耶伦没有就这个敏感问题,做正式回答,反映了她的犹豫。
因为对另外一个问题,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否考虑国际影响时。耶伦回答就很干脆:美国好,世界就好。那意思很明显,美国不考虑世界,只考虑自己。
应该说,这些回答基本都在预料之中,这种公开场合的答问,一般不会说露骨的伤面子的话,即使是退休了的官员,都会尽量圆滑。
但总体来看,美国人对人民币的挑战这个话题,非常谨慎,说话尽量滴水不漏,显示出了很强的戒备之心。
3、美国人更加尊重人民币这个对手
这也是正常的。其实,美国的智库们早就把人民币列为美元的最大战略对手了。虽然欧元区GDP只比美国少4万亿美元,但是,欧元区财政统一遥遥无期,政治分裂也时常上演,所以根本不足为虑;而中国的人口,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财政统一,未来潜力巨大。
人民币成为四位大佬恳谈会上的小热点,不同寻常。从回答来看,人民币最近对美元汇率的多空之战,中方达到预期目标,对美国的震动是不小的;而近期中方在货币国际合作方面的推进,也让美国人感到了中方的另类招式,不好应对。
美国人是很尊重有实力的对手的,可以说,人民币近期的一些政策与动作,虽让美国人戒备,但也让美国人更加尊重人民币这个对手。
这可以说,是美联储强势美元战略,在最近突然放缓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高手对弈,一般先下两个子,试下应手,一看对方水也颇深,自然就会更加小心行事。
当然,四位大佬这样给人民币面子,恐怕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原因。
那就是美国自己的经济,现在问题越来越暴露了。
攘外必先安内,有时候是对的。
现在美联储最头疼的问题,恐怕不是人民币的挑战,而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挑战。
4、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原因
上个世纪30年代末,美国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总统上台后的新政时期,所进行一种广播谈话,叫做炉边谈话。
为什么要搞这个谈话?因为当时美国老百姓,刚刚经历了1929年的股灾之后的经济大危机,新政看起来压住了经济危机的灾难性后果,但是,还有很多人很悲观,认为新政不能解决问题。
炉边谈话从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开始,罗斯福的要求是:希望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对当时的美国人民来说,真有点 “抬头望见北斗星”的感觉。
神奇的炉边谈话,鼓舞美国人民,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到欧洲的军火订单雪片一样飞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拯救了美国经济,但美国历史书认为,炉边谈话功不可没!
因为,它安抚了美国人焦虑的小心脏,让他们知道,对经济恢复要有点耐心,要给梦想一点时间!
从四位美联储掌门人的谈话来看,也有点当初炉边的感觉,它传递的信息,与当时的罗斯福也差不多:
1、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2、耶伦加息时间没错
3、美联储还有很多压箱底的工具,没有拿出来
据说,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喜欢强调什么;政策越是为难,就会越是强调信心。
在这四位大佬谈话的当天,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下调第一季度GDP预期至0.1%,之前料增0.7%。巴克莱下调美国第一季度GDP预期0.1个百分点至增长0.3%,摩根大通将其下调0.5个百分点至增长0.2%。如此黑的坏消息,美股不过是把涨幅基本回吐了一下。
要不是这次恳谈会,估计当天美国股市要给脸色看的。
可能,美联储内部人所掌握的,美国经济复苏真实情况,要远比外界悲观得多!
所以,未来美联储还真有可能开辟类似的沟通渠道,来安抚美国民众。
因为,这一次,美国人等待经济复苏的时间,一点也不亚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但是,在这个核平衡的时代,美国恐怕再也等不到,能够将自己置身事外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来源:政经纵横谈 作者:雷思海
延伸阅读:
美国总统被 IS活捉当俘虏
美国总统被 IS活捉当俘虏。
不要怕。这是电影《伦敦陷落》中的情节。但是谁能保证电影里的情节不会在现实中重复呢。美国绞死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现在有些后怕了。
这部电影刚刚在中国上映,有人叫好,有人说滥。我不作艺术评价,我只想分析美国的反恐理念和逻辑。
预言欧洲和美国遭遇恐袭
故事情节:英国首相神秘逝世,美国特勤局特工班宁将配合特勤局局长琳·雅各布做好准备,陪同本杰明·阿瑟总统前往伦敦圣保罗教堂参加英国首相的国葬仪式。
由于所有大国首脑都必然要出席,这场葬礼理应是全世界安保最严密的活动。然而,各国首脑刚刚抵达不久便遭遇暗杀,伦敦地标建筑也纷纷遭袭。阿瑟、班宁和雅各布也遭到伏击,在连天的炮火和爆炸中撤退。满目疮痍的英国首都进入封锁状态。奉雅各布之命保护阿瑟总统的班宁必须躲开敌人的视线,抢在对手的前头先下手为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阿瑟总统安全回国 。
这部片子应该在去年法国巴黎恐袭之前进入拍摄。法国、美国和比利时的恐袭虽然与电影的情节很大不同,但是预言欧洲的恐袭是很准确的。
将全世界拖入反恐战争
影片陷落的是伦敦,警察、特工都成了恐怖分子,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多国领导人在恐袭中丧生。大桥、教堂等多个重要建筑被 炸毁,恐怖分子在街上横行,英国警察、军队,都 看不到了,他们只能在指挥中心看伦敦被 毁掉。
这样的恐怖场面就是一场 战争。全世界都被 拖入。你的国家领导人都死于恐袭,你还能无动于衷?
美国总统反恐单打独斗
电影的大部分内容,是美国总统和他的手下班宁在陷落的伦敦街头与恐怖分子战斗的场景。这时候,通讯中断,美国和英国都没有人能联络到他们,除了处处围堵他们的恐怖分子,他们没有任何伙伴和盟友。但是美国人的英雄主义这时候就在总统身上得到充分的发挥。至之被 捕受刑,总统仍然义正辞严。
美国按下了那个恐怖的按钮
不过强权逻辑终于难掩恐怖罪恶。这次伦敦恐袭是为袭击美国总统而筹划。恐怖分子报复美国,是因为他们家族的一场婚礼被 美国用导弹定点清除,恐怖分子的女儿及大批参加婚礼的宾客被 炸死。
我们今天看到恐怖分子的人肉炸弹袭击平民,原来美国的导弹也摧毁了平民。
美国也是恐怖主义的一部分。被 炸毁的那个恐怖主义家庭是一个军火商,在一些国家不断制造点小麻烦,然后卖出军火。美国不也是一个军火商,在全世界制造麻烦发战争财?
怨怨相报何时了?
影片是以美军精准打击摧毁一场婚礼开始的,最后以一场摧毁恐怖分子老巢的定点导弹清除结束。摧毁前专门声明目标周围没有平民。
清除一个目标,反恐战争就结束了吗?就胜利了吗?
痴心妄想。
这是下一场战争的轮回开始。
恐怖分子为了报复,用了十年时间策划了伦敦陷落,十年之后,可能是纽约陷落。15年前的911,纽约不是陷落过一次了。
反恐用高科技,恐怖分子也在用高科技。美国召开第四次核安全峰会,就是研究核恐袭。那将是全人类的灾难。就不只是一个美国总统被俘。
中国有句老话:怨怨相报何时了。
战争与和平。战争能够带来和平,和平也能制止战争。
人类需要和解、和平。
美国的霸权战略是应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