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借助战略转型,未来仍将快速发展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陷入业绩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的困境局面下,香港上市的重庆银行依然取得了12.1%的净利润增长。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陷入业绩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的困境局面下,香港上市的重庆银行依然取得了12.1%的净利润增长。
重庆银行是一家地处中国西南的城市商业银行,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以后,借助外部战略投资者以及资本扩充,重庆银行过去三年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快速增长。
重庆银行还于去年被银监会确定为全国100余家城商行中的12家“领头羊”之一;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以资产规模算,重庆银行目前3,179亿元的总资产位居全球商业银行349名。
推动重庆银行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重庆经济的增长。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经济周期的极大影响,往往会随经济的上升或下降而出现业绩波动。2015年,重庆经济以11%的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由于重庆银行的业务主要根基于重庆本地,这也使得重庆银行的业绩受益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全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业绩走势出现分化。以资产规模计算,重庆银行2015年16.5%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净利润等各项指标同样如此。下表可以很好地直观反映截止目前重庆银行与内地上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以及业绩增速方面的不同。
重庆银行未来还将持续受益于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刚刚结束的2016年全国人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来看,重庆显然都属于这两个重要战略规划的上游和核心地带。重庆银行的管理层也希望能够抓住这样的战略发展机遇。
在3月21日刚刚结束的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认为,重庆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西部最发达的都市区、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港口城市和中新互联互通建设的运营中心,未来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这与重庆银行2015年财报的描述相呼应。
资产质量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综合来看,重庆银行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不良资产率保持在了较低的水平。我们与A股披露年报数据的上市银行进行比较,来看看2015年底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总体情况。
从图中便可窥见,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处于行业低位,且远低于1.67%的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
况且重庆银行所处的重庆地区GDP2015年增速11%。受益于确定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重庆经济未来发展没有任何疑虑。3月20日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经济峰会上,商务部站高虎城提出,要引导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发展,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将因此而大为受益,同时也为重庆银行资产质量的维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从业务布局来看,资金业务以及传统的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银行和个人银行业务),以各自48.58%和51.26%的资产占比,分别贡献公司利润的52.43%和46.98%。进一步的考察会发现,来自这些不同业务分部的收入中,息类业务收入2015年占比为82.4%,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7.6%。显然,从业务结构来看,重庆银行仍然是一家传统银行。
同很多其他银行面临的问题一样,依托传统业务要想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使银行难以取得未来长足的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叠加央行降息的影响,已经对银行的传统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净息差收窄已成为行业普遍趋势。2015年,重庆银行净息差也未能辛免,较2014年下降了29个基点至2.52%。
重庆银行管理层对此颇具前瞻,近年来迅速采取措施,积极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对冲利差降低对于业绩影响的一个关键举措是提高非息收入(也即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受益于托管业务、代客理财业务以及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重庆银行过去三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到2015年已经提高至17.6%,较上年提高66.4%,近三年复合增长率60.2%。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业务积极调整是推动中收以及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以托管业务为例,2015年实现手续费收入3.99亿元,较2014年大幅增长186.1%;代客理财业务也取得了89.3%的高速增长。
在公司产品结构上,重庆银行还有一个环节非常值得肯定,那就是该行在小微信贷方面的快速增长。在金融脱媒以及直接融资大力发展的背景下,银行未来信贷业务的一个重点方向在小微信贷。重庆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为西部一流的小微金融综合服务商。截至2015年底,全行小微贷款客户数量达20,050户,同比增长11.7%;小微业务贷款余额达475.75亿元,同比劲增21.8%,过去三年该项业务的复合增长率达25.8%。小微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也由2014年的36.7%继续提升至38.1%。值得一提的是其不良贷款率仅为1.03%。以刚刚公布了年报的平安银行为例,2015年底,其小微信贷的不良贷款比例为1.76%。
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分大小,目前面临的问题如经济增长趋势、利率市场化、互联网的冲击等都是共性的。最先调整和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才最有可能在未来生存下来并获得良好的回报。
重庆银行同样面临这样的选择。非常值得欣慰的是,重庆银行在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的基础上,主张依托互联网,走差异化和创新化经营战略。这一战略并不是对于传统业务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希望借助互联网再造业务流程。正确的市场定位,将有助于其业务的拓展和市场地位的提升。
这一战略的核心便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所谓普惠金融。是指将金融普遍惠及所有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中,并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其目的在于是各个阶层都能跟上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步伐。比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小微信贷。小微信贷传统上都是商业银行不愿意触碰的领域,原因不外乎是信用缺失,贷款难以收回。但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商业银行已经完全有效解决上述困境。
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银行可以便捷的向自己的客户低成本的发放信用贷款或者消费贷款。以重庆银行2015年参股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15年正式开业,是全国第一家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金融公司。现已上线小额现金贷款产品“马上贷”,单笔贷款金额在1,000元到1万元之间。在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下,人工等成本的因素严重制约商业银行该类型的信贷投放,但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客户端),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可以建立非常高效的沟通,成本低廉。这将极大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这样的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还可以提高包括结算在内的中间业务收入。马上消费的注册用户目前接近了3万人。
发展普惠金融既是重庆银行的重要战略规划,也符合国家政策的方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政协会议的讨论中,也单独强调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以及意义。并号召金融企业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支持就业、创业和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
重庆银行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优化融资结构,加强金融扶贫产品与模式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探索金融扶贫的新道路、新模式,推动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截至2015年底,重庆银行向彭水、石柱、黔江等18个贫困县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74亿元,占重庆区域内总信贷投放的17%,投放增速和占比均为历年最高。
除了上述领域,重庆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于2015年也做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尝试。比方,将人脸识别置入直销银行。客户用刷脸的方式可以实现便捷的密码重置等业务办理。借助互联网技术,用户接触金融业务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安全。再比如,上线钱大掌柜,通过互联网打破当前理财产品区域发行的限制。
当然,所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借助2016年H股再融资32.27亿港币,重庆银行资本水平得以提升,也为未来的业务扩张奠定了资本基础。而于2015年成功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则激发员工积极性,成为推动银行业务再上台阶的重要催化剂。考虑到当前6.28港元的现价,现对于7.65元的增发价格已经折价,再加上公司未来良好的战略布局,当前股价具备足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