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到“规范" 互联网金融现“四化”趋势
互联网产业对实体经济具有强劲支持作用,自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已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到“互联网金融产业规范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 王小伟 刘昊
监管规范化:双拳出击 从躁动走向成熟
“2016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规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新一轮淘汰洗牌不可避免。”国瑞泰控股旗下瑞钱宝公司董事长徐自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范化将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最大趋势之一,而这个过程会是政府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双拳出击”,一方面政府需要扮演好“规则制定者”的角色,积极制定规范化的制度,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趋于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并自觉进行自律自制,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根据金融行业的规律来进行引导,设立门槛,针对互联网金融不同业态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资质要求,对部分业态可以考虑实施核准制,从源头控制不良平台的产生。”徐自田表示,“但同时也要有弹性,在监管方面不能忽略产业的互联网基因,只要不是畸形创新都应该得到鼓励。建议及时发挥监管作用,同时根据大数据、云计算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行业风险。”
那些长期致力于“深耕”产业的公司也在加紧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以资金存管为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18日,已有民生银行、徽商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等20余家银行涉足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80家平台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约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其中,有10家平台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尚有70家平台处于“签约-系统对接”阶段。
“规范化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从躁动青春期走向稳重成熟期,新一轮洗牌中,正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平台应在监管细则框架下,通过做小额、风险分散的优质产品,打造平台安全。”徐自田表示。
垂直细分化:普惠为王 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
过去的一年里,基于互联网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应用场景等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服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业内竞争的焦点。比如,通过构建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扫码支付,Apple Pay以及声音支付、指纹支付等移动支付的创新方式,使互联网金融在细分领域得以创新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业内预计,这将进一步拓宽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空间。据网贷之家CEO徐红伟判断,房产抵押、车贷等垂直领域的P2P还会在接下来数年内比较兴旺,通过市场竞争,利率也会逐渐下降。
华宝证券相关人士介绍,对比此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节奏有所放缓,行业进步主要体现为精细化运作。这种精细化,反映在互联网金融各子行业内的细分、投资者人群的细分以及相应的需求细分等方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边缘向中心迈进,网贷基金、综合搜索、投资社交使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得到延展,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作思维正趋于成熟。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不会出现高度集中的情况,细分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徐自田就此指出,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从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带来细分领域的持续创新,创造出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
股东高端化:多元力量介入 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规范化和细分化发展,以及整个行业和市场洗牌的推进,参与方在资源引进方面也持续发力。
比如在引进股东方面,2015年7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A轮融资,规模达120亿元,此轮融资由全国社保基金领衔,国开金融、4家保险公司、春华资本和上海金浦产业基金共计8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蚂蚁金服股东。2016年伊始,包括瑞钱宝在内的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陆续引入国资背景的股东,股东高端化与多元化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华宝证券相关人士指出,从今年来看,一方面,互联网系主力军持续加码,除BAT外,京东、小米等公司动作频频,重度涉足互联网金融;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加快创新转型,自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牵手互联网巨头,部分实业企业也以供应链金融模式参与互联网金融。此外,金融云、第三方评级、金融社交等细分领域也开始涌现出“独角兽”公司。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从业发起人将会越来越高端,从业人群的规模亦会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国有企业融资的逐步进驻,互联网金融未来也将呈现高端、国有甚至国际化趋势。”徐自田认为。
业务平台化:构建多产业融合共生新格局
“今后,瑞钱宝将不再是单独的理财产品平台,而会带动其他产业关联发展。比如公司已经筹划与某口腔医院合作,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徐自田透露。
实际上,目前不少企业构建平台的趋势已经初显,尤其以互联网系公司最具典型。比如,蚂蚁金服及阿里线上消费金融的迅速崛起,正是依靠支付宝带来的支付渠道优势,腾讯理财通、百度金融等也都依靠流量优势积累可观的用户,构建起综合性的互金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经济学院相关专家分析指出,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场景、流量、金融背景三种因素是平台发展中最主要的因素,而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优势和场景优势则成为打造平台的“利器”。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国内市场空间之大,都给金融创新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场景连接、用户积累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综合财富管理业务的推出也就顺理成章。”北京网贷协会相关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概念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对接项目和企业的增多,必将呈现明显的平台化趋势,未来多产业融合共生的格局或将逐渐浮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 王小伟 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