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续走强拥有实体经济复苏基础
对于A股持续走强是否是经济复苏的信号,很多人一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本末倒置。然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惊人呼应,却在证明一切。
对于A股持续走强是否是经济复苏的信号,很多人一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本末倒置。然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惊人呼应,却在证明一切。
自上证指数于2008年10月28日见底1664点至今,大盘走势一浪高过一浪,其势之强超乎预期。与此同时,经济形势也确实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好转迹象。比如,作为GDP数据变化先行指标的发电量,今年2月份同比正增长5.9%,为五个月来的首次正增长;3月前20天的发电量已经相当于去年整个3月份的发电量,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再次显示出发电量有回暖迹象。与此同时,2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进口跌幅有所收窄,工业生产增加值、企业用电量环比上升,固定资产投资超出预期;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在连续两月攀升后直逼牛熊分界点;银行信贷连续两月井喷。
如果A股确实具有经济晴雨表的预示功能的话,那么按照股市通常超前于经济三到六个月见底的规律,中国经济有可能已经探明或者最迟于4月底前见底。关于这一点,非常巧合的是,不少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表示,国家4万亿元投资在春节后逐渐显效,本轮经济下滑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走出谷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最近也表示,在刺激措施提振下,已有迹象显示一些行业正在复苏,相信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在3月份已出现强劲回升。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或相信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的结论。佐证的理由很多,比如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美国金融体系何时恢复正常的信贷功能仍需观察,美国经济复苏依然艰难等等。不过,大家对另外一个结论似乎表现出更多共识,这就是:中国经济一定会先于美国走出谷底,率先复苏。比如,李嘉诚认为,美国复苏不会太迟,而内地将会是全球经济体系中最快复苏的地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更是坚定地表示,虽然中国经济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他坚信中国经济一定会先于美国走出谷底,率先复苏。
还是回到股市上来。如果“中国经济一定会先于美国走出谷底”,那么中美两国股市该有怎样的表现和呼应呢?显然,如果A股对“中国经济将在2008年10月28日后的三到六个月时间里见底”的提前预示是准确的话,那么,中美股市间超前的差异表现应该同样能佐证“中国经济一定会先于美国走出谷底”的结论。惊人巧合的是,A股去年10月底率先见底,至今年3月27日,最大涨幅已逾四成;而美国道指则于今年3月初明显见底,迄今已大幅反弹逾两成,A股确实超前于美国股市4个多月率先触底。
至少到目前为止,A股在反映经济复苏方面的信号意义无任何偏差,晴雨表功能充分显现。虽然有人将A股持续走强,归功于全球货币政策的普遍宽松以及由此而来的流动性充裕,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流动性短缺,经济萧条将更为严重,而恰恰是货币政策的宽松,扭转了硬着陆的全球经济颓势,推动了经济的复苏步伐,改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和投资者的预期。因此,股市持续走强,与其说是充裕流动性的支撑,不如说是实体经济在信贷支持下的悄然改善,而正是这种改善,不断提升着投资者的信心。
A股持续走强得到实体经济复苏的支撑,有助于我们对市场趋势作出新的判断:如果我国经济已经触底,那么,上证指数1664点将是本轮调整的极限低点。除非重新经历新的牛市周期,否则,这个低点不可能被再次击穿。在这一点上,人们对大盘能否再创新低的忧虑主要不是来自实体经济,更可能来自大小非抛售。不过,海通证券和招商银行巨量解禁股全流通后的走势告诉人们,除非迫于资金链紧张的压力,否则,在经济形势见底好转的背景下,大小非抛售冲动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强烈。至于当前A股是否已经由熊转牛,这依然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复苏的速度和程度。历史上,1992年和1993年上证指数两次逾70%的大跌,其后都出现过猛烈的反弹。如果A股要演绎历史走势,需要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只是,与当年形势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经济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己,全球性金融危机决定了相互间的影响错综复杂。因此,经济形势出现V型反转可能很小,但波浪式上升似乎正渐成共识,这可能也正是A股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运行趋势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