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主动求变 中信银行“交易+”开启交易银行新篇章(附图)
2016年3月10日,第32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信银行副行长杨毓在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银行自2015年11月推出交易银行品牌“交易+”后,对公业务向“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6年3月10日,第32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信银行副行长杨毓在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银行自2015年11月推出交易银行品牌“交易+”后,对公业务向“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截至目前,中信银行“交易+”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落地,新增签约客户突破13万户,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率的全线上金融服务,切实服务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中信银行“交易+”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落地。截至2015年末,中信银行交易银行新增签约客户突破13万户,线上客户全年累计交易笔数4800万笔,交易金额超56万亿元,累计融资量1.37万亿元,资产托管规模达到4.86万亿元。在“第五届中国经贸企业最信赖的金融服务商评选”活动,中信银行还获得了“2015年度最佳交易银行品牌奖”。
服务实体经济 不止于金融
交易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面临的挑战除了发展难、经营难、市场难、盈利难、融资难外,还有经营理念的重塑、商业模式的转型、交易流程的再造、交易平台的升级、交易渠道的搭建、交易同盟的构建、交易风险的控制、商业资源的整合、商业趋势的把握等等。时代的变化,驱使企业的交易需求不断地丰富延伸。
“交易+”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满足企业多层次的需求,立足于专业化银行服务,延伸到大金融服务,扩展至跨界交易服务。在增强对企业财务服务的基础上,向企业的业务链条延伸,发挥中信集团各种资源整合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多渠道、智能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以海尔电商供应链金融项目为例,该项目创造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合作的新模式,被誉为行业标杆。中信银行一方面通过支付结算、实时在线融资、在线物流管理、自动预警等多种线上化服务,帮助海尔集团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银企跨界合作共赢;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并可实现7×24小时自动放款。该项目自2014年9月上线以来累计为200户海尔经销商发放融资5.1亿元。未来,中信银行还将应用这种模式,为更多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普惠、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五矿集团鑫益联项目,则是中信银行助力大型企业实现线上化商业模式转型的又一力作。该项目依托“智能支付、账务管家、在线融资、增值服务”打造了大宗商品领域的数字化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成功为五矿上下游5000多家交易会员提供了自助开户、一键结算、数据质押、秒级融资的全线上金融服务支持。截至目前,交易金额突破千亿元,助力客户实现了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最优匹配。
五大举措 着手打造国内一流交易银行
目前,“交易+”首批主打的有16个特色产品,包括:e链通、商贸通、银财通、招标通、银医通、银校通、跨境管家、流动管家、委贷管家、票据库、信e付、银租保、汽车金融、资产托管、养老金、直联行。
中信银行副行长杨毓透露,下一步,中信银行还将加快推出全球现金管理、对公结算卡、MBS多银行财资系统、B2B电子商务、电子票据等迭代创新,满足客户跨业、跨界、跨市场的产品组合使用需求。
杨毓副行长进一步表示,中信银行正在从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国内一流交易银行。一是整合产品条线,计划进一步整合现金管理、贸易金融、资产托管等交易银行业务,构建总分支协调一致的职能体系;二是优化业务流程,顺应电子化趋势,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增强线上化业务处理能力;三是重塑营销模式,正在搭建专业化营销服务体系,建立交易银行专家团队,培养复合型的产品经理,来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解决能力;四是强化渠道服务,通过物理网点、客户经理、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打造交易银行前沿阵地、流动银行服务范式和“高速公路”服务渠道;五是升级系统平台,继2015年5月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后,中信银行启动了交易银行系统建设方案,2016年将着重推进外部渠道、内部管理、业务系统的整合互联,统一服务视图,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交易银行业务线上化处理与服务能力,力争实现“底层整合”和“平台创新”两大突破。
杨毓表示,伴随五大举措的推进,2016年的中信银行交易银行服务能力将有新的飞跃。未来中信银行“交易+”将加大新技术新思维的应用,扎实服务实体经济,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交易银行发展之路。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