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有一个重要信息透露,“一行三会”改革方案或年内出炉
金融监管改革是2016年金融改革中的最重要一项。
文/贸易金融编辑部
日前,有外媒报道,由于对保障市场稳定、维持投资者信心的担忧加剧,中国政府预计最早将于年内发布计划,设立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
一行三会是国内金融界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四家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的简称,此种叫法最早起源于2003年,一行三会构成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格局。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2年成立了证监会,1998年10月成立了保监会,2003年4月成立了银监会,由此形成了中国目前“一行三会”构成的以机构监管为特征,以合规监管为重点的分业监管体制。
所谓分业监管,就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各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通常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责任,一般银行业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证券业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保险业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各监管机构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
可以说, “一行三会”的设立对于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机构跨行业越来越多,金融产品跨领域越来越多,金融业务跨市场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跨平台越来越多,地方金融跨区域越来越多,金融市场跨国界越来越多。这些就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因为监管权限纷争常常导致效率低下。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监管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发展大形势。
监管中出现的信息掌握不对等和部门间协调不畅等问题,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
古语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所谓混业经营,就是允许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从事多个金融市场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证券(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等。与之相对的是分业经营,各金融机构只能在法律规定下从事单一的金融市场业务,不能跨市场运行,这也是中国目前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于2015年11月公开建议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待条件成熟可把“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
“十三五”规划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
2016年2月,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撰文建议,金融体制改革中央层面的基本方案应该是撤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机构、业务、人员、服务并入中央银行。
至于“一行三会”如何改、怎么改,学界与金融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应该建立“一龙治水”为主、“多龙治水”为辅,协同共治为根基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三会”可以合并,成立国务院金融监管总局。
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方向,业界人士认为,可以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建立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转变,将现行的“一行三会”简化为“一行一会”,既能提升各个监管部门的协调和运作效率,也能精简人员配置。
也有观点认为,在合并“一行三会”后,应建立一个以央行牵头的金融业“超级监管”。下一轮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应该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审慎监管的架构,构建货币政策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相统一的新型监管系统,这一做法符合国际趋势,形成由一个权威部门统筹制定扩大金融双向开放的战略。
金融混业发展已是不争事实,随着中国金融业步入混业时代,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未来混业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近期,随着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一职,使得现任三会主席都遵循了从央行到农行再到三会“一把手”的工作轨迹。业界人士认为,三位主席如此“惊人一致”的工作履历,很可能是决策层着力推进以央行为主导的“大金融监管体系”之举,以期未来一行三会在监管思路和战略协同上更多的认同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