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资产荒+低利率 银行理财触“天花板”
8家上市银行公布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让银行高利润“神话”再次受创。
8家上市银行公布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让银行高利润“神话”再次受创。
截至2月19日,长江商报记者统计目前已公布快报的8家上市银行发现,仅南京银行201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4.72%,另外包括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内的7家银行净利润增长率出现大幅下滑。
“2015年5次‘降息降准’,银行利差收窄,传统存贷业务为重心的模式逐渐被打破。”2月17日,北京一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增长遇到瓶颈,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规模在显著扩大。
事实上,作为表外业务组成部分的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板块中新的增长点。
“理财业务这一轻资产业务各大银行都在迅速发展,现在各银行资产部(或零售部)投资理财人员增长最快。”2月18日,上海一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规模和基数已经做得较大,还在增长。”
不过,多位银行和投资人士近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规模已近22亿元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小,“受限于‘资产荒’和低利率,更多是呈现‘慢增长’趋势。”
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专家曹啸看来,相比于西方银行业非利息性收入的业务占比达到一半左右,银行理财业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银行也需改变目前粗犷和同质化的发展模式,进入细分客户市场的时代。”
行业增速下滑理财业务逆势激增
经济下行和利差收窄带给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银行坐拥高盈利水平的日子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
浦发银行发布的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其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98亿元,较2014年增长7.6%;而2014年年报显示,该行实现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26亿元,同比增长14.92%。2015年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56%,较年初上升0.5个百分点。而这在截至上周已公布的8家上市银行业绩快报中,并非孤例。
根据业绩快报,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除了南京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4.86%、不良贷款率下降0.11个百分点以外,其他7家上市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净利润增速明显下滑和不良率攀升的情况。
“2015年银行业的盈利增速仍将继续下降,预计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将下滑至3%-5%。”2月5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连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2年经济下行以来,银行不良率攀升,又逢2015年5次‘降息降准’,银行利差收窄,传统存贷业务为重心的模式逐渐被打破。”2月17日,北京一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表外业务发展规模在显著扩大。”
事实上,作为表外业务组成部分的理财业务,迅速增至20多万亿元的规模,成为银行业务板块中新的增长点。
以浦发银行为例,2014年其理财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为41.6亿元,增长幅度为209%;2015年半年报显示,仅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在报告期内即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工商银行公开数据显示,其2015年末管理理财产品余额达2.5万多亿元,管理的理财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新增投资2500多亿元。
“金融环境到了混业经营的阶段,银行也像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一样通过合法通道发理财产品,将高净值客户的资金留住进行业务拓展。”华中地区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现在各大银行的私人银行或者投资银行部都在做大额投资,然后将投资份额做成理财产品对外发售。”
多位投资人士和金融专家表示,银行做理财产品业务有其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有客户基础,声誉好、投资者信赖;另一方面,银行人才资源和风控体系已经较为成熟。”
受限“资产荒” 银行控制发行规模
不过,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并未因为避险资金的涌入、客户认知度的提高和银行业务的倾斜,而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当前出于新春‘开门红’的需要,银行会有一些推送理财产品的倾向,但总部基本都是在控制规模的增长。”2月18日,上述上海地区银行总部人士透露,“目前都是面临‘资产荒’,城商行和农商行本身基数小,会需要保证一定的增速,股份制和国有商业银行不会盲目做大规模。”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计发行61401款,较2014年小幅增长0.8%。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3792款,占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38.75%,较2014年增加20.69%;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8600款,占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14.01%,较2014年增加67.19%。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较2014年分别减少18.96%和减少22.58%。
多位投资人士称,所谓的“资产荒”,并非资产难找,而是有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项目比较少,“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各大金融类金融机构都难以找到好的投向和标的。”
与此同时,上述上海地区银行总部人士坦言,以往银行会将一部分理财资金投向股市,通过把握和评估股市来获取较高收益,而目前股市行情下,银行投资股市的理财渠道同样受阻。
除了“资产荒”这一外部因素,2月16日,江浙地区一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本身的低收益率使得它难以“挽留”目前涌入的“避险”资金。
“4%-6%的回报收益,能火多久?”该人士称,“银行理财相对比较稳定、温和,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其本身的定位和定价只适合低风险、稳定回报的一类人,一旦其他投资渠道让投资者重获信心,大家还是会重新规划投资计划,尽可能去追求更高收益的理财方式,这是投资者的本性。”
且在目前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正“破4入3”、“一跌再跌”的局势下,家庭和公司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的可能性大。
“在目前20多万亿的基础上,再做大规模也比较难,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状态,毕竟银行理财已快速增长了10年。”上述上海地区银行总部人士称。
曹啸则认为,受目前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作为银行方,贷款业务风险大、利率市场化挤压利差,主观上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客观上,投资方在资本市场基金、股市等投资风险增大背景下,主动选择银行理财。
这一背景下,银行和投资者双方均出现一定程度看重银行理财的趋势,这对银行理财行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更多人愿意去尝试银行理财,去研究相对规范的理财方式、投资获利方式。”
以差异化和细分市场寻求竞争力
相比于“乱象丛生”的民间理财和P2P等网络平台,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专业性和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明显要强。
在长江商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提出理财意向之后,多家银行的理财师均对记者的收入、开支、理财习惯、投资习惯做了较详细的了解,并称客户在第一次开通网上或手机银行理财平台时,均必须前往社区网点或者支行柜台填写风险评估表,方能开通理财业务。而不少民间理财和P2P等网络平台则省去了该程序。
此外,华夏银行等推出的一些分行定制产品,仅限柜台发售,投资人必须前往柜台填写和签署书面文件才能购买该款产品,以防止客户网上操作失误。
“虽然有了一些风险提示程序,但还不够。并没有让投资者充分意识到某一款产品如何适合自己,投资的风险程度如何,面临的风险自己能否承受。”曹啸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除此之外,目前不同银行设计销售的理财产品太大同小异,差异化竞争不明显。”
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竞争愈演愈烈,各银行却都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并未开发出有银行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多家银行的理财师仅以“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多少来介绍其理财产品,而对理财产品的其他特征较少提及。
“银行理财收益偏低,与银行体制内保守的工作习惯有关。”上述上海地区银行总部人士称,银行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机制不够灵活,操盘手做高收益率的积极性不大,使得银行理财难以达到投资“最大效益化”的程度。
曹啸建议,银行应摈除短期获利和迅速占领理财市场的发展思路,多从产品构架、理财规划程序、理财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在充分收集客户信息的基础上,推出真正满足投资者需求、节省投资者时间和成本的产品。
此外,曹啸还表示,从整个银行理财业发展层面,银行应该进行精细化管理,精耕市场,“以差异化和细分市场取胜。”
“它其实还是应该往产品体系更完善、相关服务更专业上走,而不是盲目追求增速。”江浙地区一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作为银行提供的一类产品,亦能体现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业的特性。”
来源: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