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勒紧”银行业风险控制缰绳
近期发生的多家银行封杀P2P、巨额票据案等事件暴露出银行风险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来源:贸易金融(ID:trade_finance)
2016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新常态”下,银行业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上市银行不良率飙升,预计不良资产率将在1%至3%之间高位震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同业竞争的加剧,预计银行业营收及利润增长进入“个位数”时代。在此背景下,银行业风险压力持续较大。
那么,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主要有哪些?一般而言,银行风险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
一是信贷方面的风险,比如说潜在的坏账;
二是流动性风险,这会涉及到资产和债务的不匹配;
三是操作风险,比如虚假个人消费贷款、关联企业骗贷、票据诈骗等。
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是2015年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信用风险事件。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信用风险。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房地产开发性贷款风险仍然受到较高关注,其行业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始终与风险并存,因为商业银行是承担风险,并通过管理风险以获得收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在确定的风险偏好指导下进行,这个过程既是风险管理过程,也是风险收益创造的过程。
简单而言,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控制风险,驾驭风险和经营风险,为业务发展服务。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历史上,银行业危机的频繁发生不断地证明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
银行业以“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为显著特征,那么问题来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一方面,要落实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多次提出:银行“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近日爆发的农行票据案再次敲响了金融监管的警钟:有内控机制不执行比没有内控机制更可悲、更可怕,商业银行既要重视内控机制建设,更要提高内控机制执行力。若此,方能确保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始终保持经营定力,防止各类金融案件再发生。
另一方面,完善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而科学的岗位职责设计能够确保每名员工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上的明确分工,进而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保证分工的有力执行。项目小组结合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最佳实践对自身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对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设计。
此外,要强化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管理流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建立有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加强银行治理,强化股东会、董事会职能,从源头上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是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通过完善各部门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来降低和防范操作风险,将系统、标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各类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建立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不断加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已初见成效。
公司治理不断健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规则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日渐完善。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初步建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和实施风险偏好、管控策略和处置机制,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防范平台贷款违约风险,严防房地产贷款、产能过剩贷款、同业和理财业务以及表外业务风险,防止外部风险传染,目前风险总体可控。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称,十二五期间,资本计量高级方法正式实施。自2014年4月起,6家银行正式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提高了银行量化风险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了银行发展方式转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为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缓释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监管职能部门要尽快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风险底线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