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公授信业务的行业新视角
来源:银行联合信息网
来源:银行联合信息网 “新常态”概念的提出已经超过两年,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社会各界已对这种经济环境有了切实的体会和认识,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适应这种经济环境。新常态的“新”,不仅意味着“下行”“淘汰”“优化”,同时也意味着“创新”“绿色”“包容”。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以微刺激、定向刺激的方式稳定增长,促进民生,实现共同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的变化对银行对公授信业务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银行在重点领域重点发力。战略式布局发展是我国常用的发展方式,可以实现集中规划、有序发展,效率相对较高。2015年,各项重大战略经常占据媒体头条,既有“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拉动内需和供给侧改革兼顾的对内战略布局,也有“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扩大开放,增强国际合作的对外战略构想。这些战略覆盖国土范围广、关联人口多,涉及体制机制改革和多行业多领域创新,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 部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这些战略明确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以及各自的发展路径、发展时序,为银行指明了未来业务规划的重点。 第二,行业严重交叉、界限逐渐模糊,银行现有标准适用性降低。随着社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领域和细分行业不断出现,不同行业的交叉组合不断催生新业态产生。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内涵不断增加,范畴不断扩大,银行原有的行业授信政策覆盖度降低,部分行业甚至出现政策缺失的现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不同业务的交叉使企业的业务横跨多个行业,基层业务人员在开展对公业务时,很难将这类企业按照单一行业授信政策处理,但又缺乏合适的跨行业授信方法,导致原有的行业授信政策适用性下降,进一步导致管理粗糙,资金使用效率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思路也存在摆脱传统行业划分标准的趋势,“健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提法层出不穷。 部分新行业与旧行业关系表 行业金融是认识发展环境变化的理想工具,贯穿银行各业务领域的各环节,是银行内外环境的关联因素,也是银行业务规划、风险管理的名义锚。将行业金融作为业务管理和创新的着力点,可以很好的实现内外联动,整体提升银行的对公业务。 从行业的角度调整对公授信业务主要有五个维度。 第一,优化行业划分方式,贴近实际业务。统计局的行业划分重在提高数据质量和统计分析的便利性,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对公授信业务也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制定相关标准和政策。但随着行业界限的模糊和国家政策制定思路的变化,这种行业划分标准的适用性逐渐降低。银行应该以客户的实际经济行为为出发点,参照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方式,以银行习惯的方式划分行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调整行业的方法有两种:传统行业的组合,包括传统大行业组合为大产业、细分行业之间组合成为新行业等;传统行业范畴的扩大,主要是技术突破、细分行业的相对低位的变化导致新的细分行业产生或细分行业的分离、独立。 第二,紧跟国家战略,制定专项服务方案。一方面,国家重大战略包含体制机制的创新,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和创新风险,需要各银行从更高的层面统一组织,对相应的区域或业务实行专项管理,采用高配机构级别、新产品绿色通道等等方式减少行政成本和时滞,有助于增强创新力度和加快创新步伐,同时也能及时掌握风险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另一方面,重大战略的实施往往意味着某些领域的政策刺激,有效促进社会需求,从而刺激银行基层机构的业务机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有必要统一管理,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强化风险意识,避免业务的无序化和重复化。 第三,立足行业交易节点,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行业金融的最直接应用领域就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利于调整一家银行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在银行的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对于基层业务人员而言,供应链服务的延伸可以很好的批量获取客户,还可以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和服务,密切银企关系,有助于获取低成本的存款和信息。 第四,加强业务人员培训,紧跟行业变化。当前状况下,基层业务人员对行业的了解仍然相对较浅,对行业的特点和把握不够,时效性很差。加深业务人员对行业的了解有助于银行及时发现机遇和风险,有利于业务开展;而且高素质的基层业务人员易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业务创新。综合来看,产业链是认识行业比较高效的方式,通过对行业的业务流、产品流、资金流等方面的认识,可以很好的掌握行业上下游各环节的特点以及各环节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客户所从事的业务。 第五,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业务开展方式。目前,大多数银行已经具备了按行业维度开展授信业务的思维,部分银行成立了行业金融服务中心或者行业金融事业部,这种新模式使银行服务的专业性大大的提高,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平安银行的实践也证明,事业部的运作模式有助于银行专注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同时横向地与其他部门对接镶嵌部分业务,最终构成全产业链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