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多卖和空壳公司等票据市场风险将集中爆发!
2014年,一票多卖的现象就已经在中介机构中盛行。一些中介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利用银行同业间的信任和信用,用票据清单(纸票不见实物票据)以短期代持或短期回购的方式“一票多卖”从银行套取资金,或用于票据周转,或用于投资,更为严重的是用于炒股或配资,在经济不景气和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造成重大损失,漏洞不断扩大。
一、一票多卖,绑架银行深陷泥沼
2014年,一票多卖的现象就已经在中介机构中盛行。一些中介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利用银行同业间的信任和信用,用票据清单(纸票不见实物票据)以短期代持或短期回购的方式“一票多卖”从银行套取资金,或用于票据周转,或用于投资,更为严重的是用于炒股或配资,在经济不景气和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造成重大损失,漏洞不断扩大。
有些银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如2015年3月份某行被骗5亿),有的银行票据人员则是因为前期被套不得不按中介的要求滚动续做,试图弥补亏损,结果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从目前风险案件的影响和监管的要求的力度来看,下一步各家银行都会加大对存量业务的排查,这些长期隐藏的“炸弹”也将被迫引爆。
二、空壳公司,虚开商票风险巨大
商业票据对于企业的融资作用不言而喻,但票据市场提起商票已经是草木皆兵。
目前市场流通的商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商业银行授信自贴商票;
2) 理财产品质押套利商票(由中小金融机构贴现);
3) 大中型银行授信兜底规避风险资产的商票(由中小金融机构直贴);
4) 空壳公司签发的没有任何资产抵押和贸易背景的商票(由中小金融机构贴现多次搭桥转贴套现)等。
这其中前三种情况的问题易于规避。但第四种空壳公司签发商票风险最大。预计这类业务市场存量也有50-100亿。
这类业务多为中介公司组织主导,银行人员参与其中。中介公司从银行套出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弥补一票多卖不能持续滚动下去的空缺,另一部分挪用填补资本市场或其他投资造成的亏损。
一旦东窗事发,银行很难收回资金,空壳公司不仅无任何资产,而且公司法人或股东多是买来的身份证注册的,无法查证任何情况。
三、监管力度加大,彻查根源最为关键
根据银监会203号文件,说明监管当局对票据业务已经高度关注和警觉,相关检查安排可能也会随后而至。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借此全面清查规范票据市场,彻底清查票据市场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清除害群之马。并且深入研讨相关风险存在根源,有针对性地加入细节调整,将对规范市场有极为重要的正面导向作用。
四、大案频发,监管力度必将陡然升级
年初票据市场几件大案的发生(某股份制银行被骗9亿的事件),极大地影响了票据市场和票据从业人员的形象,使遵纪守法的市场参与者和经营者也连带受害,案件的处理和审判牵扯了更多市场参与者的精力。
目前参与票据市场的各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良莠不齐,不法人员利用这些漏洞进行套利或诈骗,使正常经营的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必将加强对票据业务的内控管理和流程梳理,明确各个交易环节和要求的管理规定,但操作成本并将受影响二有所上升,同时推升市场价格。
综 述
目前票据市场的风险主要是因人为因素及管理和操作的不规范造成的。没有统一的审验标准、交易流程、托收流程,是票据市场交易处于繁杂混乱的状态。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规范的、公开的票据交易平台。并建立全国性的票据托管机构,以保证票据交易平台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这一交易平台的建立方案多种多样,众多票据专业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成效最快,实行最好的方案应是由人总行主导建立票据交易平台,各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可担任托管中心。同时应把电票和纸质票据电子化后的信息均统一到这一平台进行交易。
全国性票据交易平台的建设将有效减少票据市场中的管理及道德风险,突破地域、时间等限制,大大提高票据交易量,有效推动票据市场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