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迈向泛资管和全球化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各大资管市场除期货资管外,规模均站上了4万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17.59万亿元,信托资管规模达15.6万亿元,券商资管规模达10.97万亿元,保险资管规模达10.4万亿元,基金专户及子公司业务规模达10.17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达6.69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达4.77万亿元,期货资管规模达819亿元。根据《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5年中国的个人总体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129万亿元。
从数据上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不仅具备了快速发展的雄厚基础,而且仍然是一片蓝海,发展空间巨大。十几年来,中国财富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断探索到规模化发展的历程,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从储蓄到理财产品,再到投资房产、股票及高杠杆金融产品,中国投资者经历了从无风险到有风险,从承受低风险再到追逐风险的过程。财富管理行业混业经营和全球配置的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
“泛资管时代”与“资产配置全球化时代”到来
海银财富投研中心分析认为,当前财富管理行业存在两个较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第一,“泛资管”愈演愈深。以前各大市场之间较为割裂,唯有信托具有较为明显的牌照优势,而如今各大机构业务相互交叉,都在积极谋求全牌照,打造综合的财富管理平台。券商、保险和私募可以经营公募业务,浦发银行等13家银行获得私募牌照等,都是泛资管时代的产物。
“泛资管”出现的背景,一是过去十年来居民财富迅速积累,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二是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破冰,资金急于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开展跨市场的资产配置。而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券商新政”和“保险投资新政”,将有助于打破当前的行业生态格局,形成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推动“泛资管时代”的加速到来,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
第二,资产配置全球化。以前受制于顶层制度的限制和客户理财观念的滞后等因素,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配置集中在国内,比较自闭。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资本市场和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沪港通、QDII、QDLP、QDIE、四大自贸区试点等顶层制度放开,加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需求不断上升,各大机构积极开拓海外资产配置业务,如海外保险、海外房产、海外二级市场投资、移民投资等。全球化资产配置将成为未来广大投资者的共同选择,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开启全球资产配置的时代。
海外发达市场相较境内拥有更为成熟的私人银行服务、保险服务,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并且能满足部分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移民需求。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5%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在积极配置海外资产。2016年,美联储加息将对人民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部分新兴市场或将因此出现动荡,高净值人群积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也不失为分散风险的正确选择。
全资产配置综合金控平台成大势所趋
面对财富管理行业“泛资管”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大财富管理机构积极应对,纷纷布局综合化经营,并拓展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
在财富管理2.0时代,任何一类单独的资产配置都不可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全资产配置的综合性金控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与客户达成共赢。
2015年,作为国内领先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海银财富积极创新业务领域、打造全牌照综合金控平台。围绕麦肯锡“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以优质的产品为主体,通过全面的产品布局,全方位满足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公司产品线在求变求新中不断升级进化,从传统的固收和类固收产品,过渡到权益类资产配置以及具有投资优势的被动管理FOF基金和主动管理的新三板基金、并购基金,再到衍生品期权基金、影视基金等另类创新金融产品。与此同时,海银财富放眼海外市场的海外保险、海外资产配置基金等,不断完善和健全资产配置闭环。此外,海银发展线上、线下两个业务平台。于今年8月建立了线上理财平台“海银会”,线下则着力打造专业的、高素质、高产能的理财师团队,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近期,凭借今年在行业内的优异表现,海银财富先后斩获了多项由国内主流媒体颁发的重磅奖项。
展望2016年,海银财富将以提供全、好、稳的产品为第一要务,继续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好产品;以客户为中心,聆听客户声音,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客户体验;以持续深入的精细化管理为驱动力,建立全方位、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严格风险控制,保障客户财富稳健的保值增值,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完善互联网金融、海外市场和资管平台业务。2016年,海银财富还将正式成立私财中心,为客户提供诸如财富传承、税收规划、海外资产配置等个性化、定制化的财富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