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蛇口模式”将继续引领城市升级
以绿色自贸区为引擎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蛇口模式”将继续引领城市升级。
(原标题:“蛇口模式”将继续引领城市升级)
以绿色自贸区为引擎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蛇口模式”将继续引领城市升级。
2015年12月3日至5日,正值巴黎气候大会召开期间,由招商局集团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暨首届绿色自贸区活动周”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召开。
“中外绿色人居论坛”是关于绿色人居理念、实践与发展趋势的年度公益性国际专业会议,是集学术研讨、展览、表彰、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性论坛,目的在于给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相关研发机构等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加强在绿色城市与绿色人居领域的交流与创新合作。历经十二年的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已经成为境内外绿色人居领域内水平最高的公益性国际会议之一。
本届论坛主题为“绿色自贸·城市升级”,希望结合当前国内外城市转型升级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依托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大平台建设的契机,探索绿色自贸区建设的管理与运营机制,推动绿色城市与绿色人居建设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期待以绿色自贸区为引擎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的新一轮繁荣。
蛇口继续引领自贸区转型升级
在绿色自贸区城市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提到,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从无到有,发生了极大的可喜的变化。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着从中等收入水平发展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重任,这需要深圳蛇口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尤其是前海蛇口,作为新的自由贸易区,必须在各个方面领先,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深圳是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这种活力源于改革开放的基因,同时源于有特别适合人居的环境,这种环境应该在前海蛇口自贸区更加发扬光大。
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晓莉看来,生态城市包含资源可持续、空间可持续和活力可持续三个层面的内涵。具体到前海蛇口自贸区而言,在28.2平方公里的自贸区中,前海15平方公里,蛇口13.2平方公里。蛇口是最早的一个工业区,也是特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地标,而前海是深圳最新的国家战略新区,处于建设早期。蛇口目前已是配套成熟完善的综合厂区,区内的产业也经历了起步更新和转型升级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综合开发运营经验。从目前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入住的情况来看,前海确定为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示范区,并且是城市中心的组成部分,蛇口主要以产业园区为主,并且发展成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一个综合城区概念。在产业上,前海主要是金融、科技、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蛇口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已经形成了多个板块的产业园区分布,主要面向产业包括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三大领域。
前海和蛇口相互毗邻,同为自贸区,同处于倡导生态文明的时代。因为处于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虽然都要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是两者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前海侧重系统建筑,在缺少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一步到位,系统性地采用相对技术最优的方案,而蛇口则是技术与社会解决方案的整合。
招商地产是蛇口片区的主要建设者,30多年来,招商地产全程参与了蛇口综合大社区的建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绿色人居为特色的“蛇口模式”。招商地产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绿色人居论坛的承办方,与其国内绿色地产的首倡者和领跑者身份不无关系。
基金会搭建跨界合作平台
在此次论坛上,刚刚成立的绿色城市创新基金会也正式亮相。这个基金会是由招商局集团、前海蛇口自贸区管委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支持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非公募基金会,将首先服务于前海蛇口绿色自贸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与需求,后续将扩展服务于中国以及世界城市升级的生活方式升级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需求,搭建城市升级产业链的绿色创新、推广、交流与服务平台,促进区域以及世界城市升级的绿色创新与实践。
招商局成立这个基金会,更多的是希望搭建一个产业链平台。基于这个平台,结合前海蛇口自贸区,通过跨界交流,形成跨界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说智慧城市、能源等,这些都需要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合作,这其中不仅牵涉到技术问题,还会有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自贸区范围内发展电动汽车,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好,需要政府、开发商、电动汽车公司,甚至供电公司一起合作,寻找到一个好的模式,才能让这件事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绿色城市创新基金会是非盈利的,但是基金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总是指望外部捐钱。招商地产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透露,基金会的前期启动资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按招商地产的规划,基金会今后将会引入孵化器的资源,通过公益平台支持创新,发现好机会进行投资,也让合作伙伴获得很好的商业机会,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持续不断地支持基金会的运作。
绿色智慧生活离不开公众参与
本次论坛的另外一个亮点是,一些致力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就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绿色智慧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但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有很积极的主动意识。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和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如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交通等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另外还用通过便利化的方式引导公众转向更低碳环保的生活。
以交通为例,现在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性难题,中国一些政界和企业界人士在出国考察时,都会特别关注国外一些城市的出行理念和设计安排。的确,现在我们衡量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和宜居指数,交通出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比如说从会议现场到机场的时间。北京的高峰时段平均时速为12公里,每年因为道路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还经常遭遇雾霾天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交通拥堵的时候人们想买车,可车多了又会加剧空气污染。现在有的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来解决出行难题,这样无论是巴士、私家车还是其他出行工具,通过资源共享,可以在高峰时期缓解人们的出行难题。
绿色生活需要人人参与,有政府、企业、NGO和相关企业起到带头作用,老百姓也可以从自己的个人行为做起,并参与到公众建设中来。我们应该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有了知情权后,公众可以维权,可以行使监督权,并且还要建立公益诉讼的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或者第三方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这样就会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热情。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