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出招治理质量“乱象”
跨电进口商品通常生来便被贴上了“放心安全”的标签,然而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中,进口食品却频现“不合格”现象:产品渠道来源不明、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检疫等。
跨电进口商品通常生来便被贴上了“放心安全”的标签,然而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中,进口食品却频现“不合格”现象:产品渠道来源不明、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检疫等。
近日,质检总局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2015年第137号),对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进行规范。而10月发布的《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更对跨境电商主要模式——“保税备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准入门槛将与传统贸易一致,其中特别对婴幼儿奶粉提出了具体要求。
试点做法不一“假洋货”乘虚而入“目前各地检验检疫机关基本仍然按照《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对直邮进口模式下的进境商品实施检验检疫监管。而对保税备货模式下的进境商品,目前尚缺乏统一适用的检验检疫法规。”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闵敏表示。
正因为监管标准的不统一,一些在线下渠道被严禁销售的不合格“假洋货”通过跨境电商的“快速通道”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国内市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食品中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共1255批、4960吨,货值1452万美元。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2015年9月,全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从来自1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39万批次、7.71万吨,货值1.73亿美元,几乎涉及所有食品种类。“今年上半年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最多的竟然是来自一直以食品安全监管严苛而闻名的欧盟,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成为头号问题。”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毕克新前不久表示。而在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等十项问题突出,占被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97.4%。安全卫生问题中,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标较为突出,占被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8%。
新规严查跨境电商食品尤其奶粉
在众多的跨电进口产品中,奶粉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其安全隐患也十分令人堪忧。尽管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新规明确规定入境婴幼儿奶粉须附中文标签、入境奶粉生产企业须通过注册。
据悉,征求意见稿规定,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随附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对于其他进口食品,也要求随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产品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电子信息,这两种方式要在消费者填写订单时供选择。
征求意见稿同时对“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进行了定义:货物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申报进口,入境时未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货物整批运至特殊监管区集中存放,跨境电商经营者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后发往国内消费者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而产品通过国际快递或邮件方式进境的,则不在规定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企业还应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多项要求,其中要求被列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食品,应来自于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质检总局明确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中国注册,才能获准进口中国,此前这项规定只对线下销售有制约。如果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实施,意味着通过跨境电商售卖的洋奶粉,其生产企业也须通过我国注册。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将新《食品安全法》中对进口食品监管的机制架构嫁接到网购保税电商模式当中。在溯源方面,经营企业要求建立“网购保税进口食品销售记录和全程信息追溯制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据记者了解,目前《征求意见稿》尚在讨论修改之中,何时公布实施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