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享: 发现未来财资世界
世界最大的出租车提供者(Uber)没有车,最大的零售者(Alibaba)没有库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Airbnb)没有房产。未来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模式将主导现有的商业形态和互联网的发展,也将成为现行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亮点。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拥有”转变为“使用”的时代当中。全球前十大创业企业中有三个是共享经济领域的企业。共享经济全球市场规模几乎每年都以接近90%的速度增长。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350亿美元。
共享经济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以满足多方需求,其发展也经历了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从C端的产品服务共享到B端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职能共享(典型的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供应链模式)。共享经济的思维模式,改变了对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价值判断,这将影响消费行为和商业模式,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信用体系、支付环境、风险控制将成为共享经济的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交易体系是搭建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支付与配合账号体系下的交易数据积累是支付环境设计的核心;交易对手评价+大数据风控+多重监管体系是共享经济闭环建设和走向成熟的保证。
从最初适用性最高的产品和服务共享,共享的思维沿价值链不断向上迁移。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被重写,资产的所有权界限模糊与人力在不同职能间的分布会在企业内外部或不同环节流动。从生产角度,共享经济具有在专业化生产、在业余化生产的能力与可行性,以及在企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职能共享上,企业的核心能力将被新的标准考量。共享经济未来将走向企业价值链的共享改造。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两位学者提出了“共享金融”这一全新概念。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共享金融”涵盖了金融市场化、金融服务实体、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一系列金融演进方向和理念。与当前火热的互联网金融相比,共享金融更体现了长期、深层的金融模式与功能变革。所谓“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筑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金融供求双方的直接交易。共享金融可以通过去中介化,降低融资成本,让用户直接参与金融。随着共享金融的发展,未来中国将形成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发展格局。
财务最能衡量企业价值和资源的配置,这也促使财务管理的转型需要将日常会计核算和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管理职能划分开来,将财务工作重点转移到决策支持、预测预算、资金统筹、商业洞察和数字技术应用等高附加值的工作上来。这也促使财务人员必须从过去低附加值、重复性、可技术替代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深入到业务和商业本身中,进而推动业务和企业长远发展。随着信息化和技术变革的驱动,尤其是共享经济、共享服务等模式的出现,将改造现有的财务体系和财资管理模式。
正如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一书中说,每一次新场景的质量累积,都在酝酿一场突变而至的新生。未来场景结合互联网+财资,会形成强纽带关系,而共享经济、共享金融、共享财务和共享财资的发展,将重塑现有的商业模式以及资金与商业的连接。
文章来源:《财富风尚|财资中国》杂志2015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