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应当守望 还是立即出发
人民币走出国门的脚步声渐渐走近,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当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货币格局,人民币是否迎来了国际化的好时机?人民币应当守望,还是立即出发?
人民币的良机
奈瑞·伍兹(牛津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中国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
中国的核心作用体现在重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际组织上,温家宝总理及中国领导层已经采取了非常好的立场,他们认为国际机构应该更好地代表 发展中国家。当前这些机构最急需的是更多的资源,而目前能提供资源的国家就要数中国了。因此中国处在一个有利的地位,利用这个地位建立一个国际机构更好地 代表其他国家的利益,是个杰出的策略。
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人民币走向国际是一个渐进过程
实际上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不始于今天,大约20年前,一位美国联盟储备委员会理事就曾预测未来欧元和人民币会变成国际货币。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 动作也并非始于最近央行和周边一些国家签署以本币为基础的货币互换协议。五六年前,中国央行已经和俄罗斯、越南、尼泊尔等有关国家央行签署了本币结算的边 境贸易协议,这些说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仅仅是哪一个时点的机会,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
中国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准备好,比如金融市场的深度、金融人才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伴随着我们人员的不断成长,人力资源的不断壮大,人民币国际化将逐渐成熟。
何帆(财经评论员):人民币应该把握机会
过去人民币走出国门是以一个零星的、被动的方式,但最近我们有了整体推进的方案,比如中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现在的时机跟过去已经不一样。
我觉得尽管没有准备好,但这是一个机会。
美元贬值风险很大,中国现在是一个被动的人民币国际化。我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想自保,减少我们现在的风险。
利多,还是弊多?
关志雄(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两难
如果人民币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的话,对提高中国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很大帮助。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最大的好处。可是有一个两难,打开资本账才可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可打开资本账的话,宏观调控可能也越来越困难。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是错误的想法
我认为对中国而言,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是错误的想法,一旦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人们就要持有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得有贸易逆差,就会削弱总需求,会削弱本国经济,这也是美国经济逐渐衰落的部分原因。
李若谷:人民币国际化不可着急
如果人民币能够国际化,当然会有很多好处,就是现在美元的所有好处都可以享受到。但也有很多风险,许多国家都来炒人民币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风 险。而且作为国际货币,必须维持一个悖论:贸易逆差和顺差同时存在。这些都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能忽视的。所以现在要想走国际化道路,不可太着急。
何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好谋篇布局
人民币国际化会有很多好处,至少中国的出口企业不用整天担心美元汇率、欧元汇率怎么变了。但人民币国际化是高难度的动作,必须有非常高超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如果人民币真的完全国际化了,迟早要实行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资本开始自由流动,也就避开了现有的资本管制防火墙。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跟外部风险隔开,就是因为有这个防火墙,一旦拆掉了,管理水平又没有跟上,就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好地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