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售业务风险控制经验分享
来源:汽车俱乐部
来源:汽车俱乐部
市场发展历程
以浙江杭州车贷市场为例,2012年中旬左右P2P行业出现GPS车辆抵押业务,借款人可以在车管所设定抵押登记并安装GPS之后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车辆。之后很多同行快速模仿,市面上P2P车贷业务风生水起,大小公司陆续成立,随便一个写字楼都能找到三五家经营车贷业务的投资公司。
2013年中旬业态竞争陆续升温,杭州市场诞生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典型公司。再到2014年中旬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每天可以看到七八家车贷公司同时在地推展业。到2015年中旬很多公司业务萎缩,逾期坏账高企,同时很多中小型公司陆续倒闭或退出市场。当前杭州车贷市场竞争充分,富阳、临安、建德等周边区域也进入白热化,再加上按揭车再抵押、二次抵押等违规业务,很多公司的车贷资产质量堪忧。当然绝大部分倒下的公司都输在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上。
主要风险
欺诈类风险
车主身份虚假、事故车、套牌车、租赁车辆、查封车,此类客户多以各种故事理由(经常选择傍晚、周末来申请贷款,借口是车管所下班、急用钱)不去车管所设定抵押登记。
信用评估风险
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评估技术本身不科学,信用管理维度缺失、不合理,车辆价值、信用状况、工作及经营状态、家庭稳定性、负债状况、有无恶习等核心信用管理维度没有落实到位。
操作风险
很多公司没有独立的风控线,部分风控流程业务人员参与,风控流程执行不到位很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如车辆价值评估失误、GPS安装不合格、备用钥匙遗漏、保险过期等。
过度负债风险
单独强调是因为具有普遍性,很多跑了的高危客户都是非理性过度负债状态,很多公司对借款人同行负债评估不重视,借款人最后把车辆二次抵押给不正规的公司,最后甚至被倒卖黑车,结果人车两空。
租(贷)后管理风险
很多公司资产管理没有采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化管理的方法,执行力欠缺,推车不果断。其实客户在出现系统性风险之前是有表现的,如利息支付拖沓、车辆轨迹反常、经常关机等。
风控实操建议
两项基本规律
个人融资一般规律:先考虑亲密朋友圈(不需要利息、不难为情)借钱,然后是透支信用卡(套现市场很成熟、方便快捷),接着向银行贷款,向家人及同事借款(迫于情面),之后开始向第一家P2P、小贷公司,甚至多家P2P公司借贷,最后就是高息贷款。个人融资是有一般规律的,是借款人根据个人状况进行现实选择,建议公司确定授信阶段的底线。
小额原则不动摇:市场机会在于解决客户小额、短期、高频、快速的融资需求,这也是由融资公司高资金成本决定的。以当前P2P行业的等额本息信用贷款月费率2.0%为例,通过现金流折算可知,12期复利算法产生的实际融资成本高达45.67%,这仅是融资成本,还没有算其他的经营成本。也不难解释那些做豪车抵押的公司容易出问题,贷款集中度偏高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建议公司主要经营单笔金额10万以内的短期融资(贷款)业务。
八点实操建议
尽早建立业务系统,实现风控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一些第三方软件价格也不贵,有APP最好,因为APP的定位、访问IP、设备号是重要的反欺诈指标;
坚持小额、短期策略;
对信用报告设定合理底线要求;
其他同行转贷过来的客户要提高警惕,长期使用高成本资金的客户风险迟早会暴露;
通过通话详单、银行流水、信用报告、同行共享等数据强化同行负债甄别,确定底线要求,如果能实现在客户授权情况下,技术解析上面的个人资料数据那就高大上了,比如解析某宝消费数据也很一定价值;
10万以上现场评估车辆、安装2个GPS、变更保险第一受益人;
租(贷)后管理强化车辆在线监控、轨迹分析、回款分析,发现问题果断处理;
通过与第三方征信公司数据共享对客户进行征信黑名单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