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保守融入银行家的血液中
文/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最近,欧洲金融界都在关注瑞士银行又中枪了,瑞士政府要学美国严管银行债务比。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全球协议对美国各大银行设定了最小3%的举债经营利率。如今,瑞士财政部也将针对各银行的资产施加5%的举债经营比率。
举债经营比率又称资产负债率,即债权人权益对总资产比率,它表明公司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的投资额的大小。就其监管主旨而言,就是“信贷资产”要受到“存款负债”的限制,类似于“贷存比”。
中国银监会有硬性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很多人将这一条款称作“贷存比约束”。
存款准备金率,近几年都维持在20%。银行每吸收1000元存款,要向央行交纳200元的“存款准备金”——等于每吸收1000元存款,就有200元不能用于放贷赚利息。
中国监管层为何同时用存贷比与存款准备金率,来限制银行的放贷冲动?银行是以保守取胜,哪怕被逼着保守。
很少人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存贷比”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国家。
次贷危机之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皆无“存贷比”监管限制,存款准备金也不高——贷款规模不受制于存款,只受制于资本金。
欧美银行家是非常“有胆量”的,吸收10块钱的存款却敢于放出十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的贷款。正像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凶猛,源头却是潺潺细流。存贷款之间的大额资金缺口,需要他们不间断地在金融市场进行短期融资。银行生意做成这样,很容易出现风险失控。
2008年之前的三五年里,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比徘徊在120%的水平——吸纳100美元存款,美国银行家可以放贷120美元。多出来的20美元是美国银行家自己的钱,只要他们自己不觉得有风险,就能尽量多放出贷款。
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年之后,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比急速下降到80%的水平,仍比中国银行业“存贷比的法定水平(不得高于75%)”高一点。
2011年欧债危机中倒掉的比利时德克夏银行,曾是全球最大的城市银行,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9位。德克夏银行的死亡非常容易理解:2005-2010年间,德克夏银行的贷存比分别达到197%、195%、191%、322%、293%、283%。
对银行业的监管,重心在于银行家行为,不能过度放贷,过度举债。要将保守融入银行家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