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正经历“最坏时期”
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的10月美联储例会上,偏鹰措辞令年内加息预期再起。伴随着美元的新一轮升势,大宗商品市场可谓“寒风萧瑟”。
本报记者 张环
来源:金融时报
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的10月美联储例会上,偏鹰措辞令年内加息预期再起。伴随着美元的新一轮升势,大宗商品市场可谓“寒风萧瑟”。目前,国际油价、铜价、黄金价格等普遍处于近五六年的最低水平,且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元走强和需求不振的双重打压下,商品市场仍处于周期筑底阶段,“最坏时期”尚未结束。
其实自长达11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落幕之日起,想必有一个问题就不断在投资者耳边萦绕:市场何时迎来拐点?本月中旬,被称为“美联储通讯社”的《华尔街日报》著名记者希尔森拉特曾发表评论,认为在美国消费者支出、通货膨胀以及就业等经济数据均出现下行迹象之后,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几率越来越低。因此,作为影响大宗商品走势的头号利空因素,美元升值的警报基本可以解除。很遗憾,从近两周的市场行情看,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的10月美联储例会上,偏鹰措辞令年内加息预期再起。伴随着美元的新一轮升势,大宗商品市场可谓“寒风萧瑟”。目前,国际油价、铜价、黄金价格等普遍处于近五六年的最低水平,且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元走强和需求不振的双重打压下,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周期筑底阶段,“最坏时期”尚未结束。
美联储犹豫不决
大宗商品市场“喜怒无常”
从2000年起,在全球各大央行集体“放水”的刺激下,全球大宗商品经历了长达11年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各国货币刺激政策陆续到位,特别是美联储在2013年年中首次流露出退出QE的打算之后,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便悄然落幕。走过了沉寂的2014年,201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依旧难寻转机。虽然在3月份美联储出面打压美元时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但普涨行情也仅仅维持了3个多月。进入下半年, “美联储9月加息”的预期一度爆表,加之经济减速的信号增强,折磨得大宗商品市场疲惫不堪。但回顾下半年至今的市场表现就可发现,市场并非只跌不涨,本月行情就值得关注。
进入10月,因美国基本面数据不理想,加之美联储内部的鸽派官员接连发表有关“延迟加息”的信号,美联储年内升息预期降温。随着美元指数的回撤,全球市场“涨”声一片。作为大宗商品市场上的“标杆”产品,国际原油价格,脱离低位上涨超过20%,且在10月5日当周就累计大涨9%;受嘉能可减产消息影响,基础金属全线上扬,其中伦敦期货交易所(LME)期锌曾在10月9日单日暴涨10%;粮食价格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在美豆供需报告利空散尽后,也突破持续一月有余的底部整理区间。
相信投资者都非常清楚,上述行情并不代表拐点的到来。一旦美元重回强势,市场将重回低位振荡的常态。果不其然,继上周四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发出极端鸽派言论之后,中国央行紧接着宣布了降息降准的重磅消息,全球新一轮宽松大潮来袭。受此影响,外汇市场上欧元大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大幅走低,而美元指数则一扫数周阴霾,单周狂涨250余点,重新站上97点重要关口,刷新近两个月高点。并且在美联储最新暗示年内加息有望之后,美指更是持稳97点上方,霸气尽显。
随着美指止跌回升,大宗商品市场重回跌势。国际油价结束反弹趋于平稳,回归振荡下行的态势。眼下,其他大宗商品亦未脱离振荡局面,贵金属在目前处于承压回落状态之中,铜锌等有色金属也难逃脱振荡下跌的命运。在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中,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的干扰都不太可能对全球农产品的提升构成显著影响,因此,在4月预测的下跌11%的基础上,世行认为2015年价格下跌幅度将进一步扩大至13%。总体来看,在需求端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市场的阴晴冷暖越来越依赖于美联储的动向,呈现出“喜怒无常”的特点。当然了,在美联储今年加息的预期和中国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打击下,在许多新兴市场资产遭遇抛售的同时,全球供应充裕也增加了大宗商品的抛压。
全球经济在修复
明年有望企稳反弹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走势,记者留意到一项叫做全球商品指数(TRJ-CRB)的指标。数据一方面显示,大宗商品价格今年以来已突破了2001年以来的最低值,累计跌幅近20%,现徘徊于185点一线;但另一方面,该指数近30年来的价格图谱也显示,大宗商品价格停留在200点之下的持续时间极为短暂,因此有些乐观人士将此视作一个重要的价格信号,预示着商品价格熊市已接近尾声。也有不少分析将美联储何时启动加息看做大宗商品利空出尽的关键时点,因为一旦美联储按下加息按钮,也可被看做是政策层对美国经济基本面充分自信的表现,更何况在熬过不尽如人意的2014年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也会朝正面方向发展,从而意味着需求回升,这绝对是一大利好。比如在原油市场,需求端发力毫无疑问是一个价格支撑因素,与此同时,鉴于当前油价已低于部分地区的开采成本的现状,颇多已陷于亏损的页岩油企业仍可能保持继续减产的势头,这也将进一步缓解供给端的压力。
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PMICO)就是典型的乐观派。该公司此前就表示,大宗商品的下跌可能已经结束了,原油价格在未来12个月必上涨。相比之下,花旗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莫斯(Ed Morse)的措辞则更为谨慎。他在其牵头撰写的全球大宗商品研报中写道:虽然大宗商品“最黑暗的时期”还没有结束,不过市场明年将到达“拐点”。“包括能源、工业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各个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部分原因是世界经济迟滞,但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去十年在开发新供应方面的过度投资以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天气条件。”研报称。根据花旗的最新预测,2016年美油价格(WTI)为每桶48美元,布油价格为52美元; 2016年金价在每盎司1060美元,LME铜价在每吨5925美元。
很显然,世界银行最近全面下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期的举动就表明,该机构是典型的看空派。根据最新预测,今年原油价格已从7月时的每桶57美元调低至52美元,2016年价格预期为每桶51美元。此外,世界银行还预测2015年金属价格将同比下跌16%,贵金属价格今年可能再度下滑8%,农产品价格全年可能下跌13%,化肥价格全年或下跌1%。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主要作者约翰·巴菲斯说:“我们看到多数大宗商品长达五年的价格下滑在2015年三季度仍在继续。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库存充足而且需求疲软,特别是工业大宗商品,因此价格可能会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