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给纸片赋予价值
“房奴”、“卡奴”、“车奴”甚至“孩奴”的背后,都有银行信贷支持。银行家也感到为难,比如住房贷款的还款周期长达20-30年、汽车贷款也要四五年,尽管这期间能给银行带来不错的利息收入,但周转太慢。如果不将这些“呆滞的信贷资产”转活,银行家也会陷入无钱可贷的困境。
文/本刊编辑部
来源:交易金融微信
“房奴”、“卡奴”、“车奴”甚至“孩奴”的背后,都有银行信贷支持。银行家也感到为难,比如住房贷款的还款周期长达20-30年、汽车贷款也要四五年,尽管这期间能给银行带来不错的利息收入,但周转太慢。如果不将这些“呆滞的信贷资产”转活,银行家也会陷入无钱可贷的困境。
办法总比问题多。华尔街金融圈有很多专业机构,比如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总能针对各种标的(比如一座金矿、一栋写字楼或者一大笔银行贷款),设计各类投资品种,吸引投资者掏腰包,业内称之为“资产证券化”。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3/4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抵押证券(ABS)”提供的。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将“金融毒品”卖给全世界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试水此项业务,房贷资产在证券化后打包成投资品,通过评级,卖给市场上张着大嘴想要获得厚利的投资者。此后,张三的房贷不来自于银行,而来自于隔壁李四,因为银行可以请人将张三的房贷设计成证券化产品,转卖给李四。
美国房贷证券化市场迅猛发展,产品余额从1980年的11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7年的9.3万亿美元,同期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率也从7.6%上升至64%。同时美国房地产价格飞速上升,买得起房的、买不起房的都通过房贷资产证券化,获得资金在郊区买了房子、过上了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幸福生活”。这也给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海啸埋下伏笔。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贷款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或在你的信箱里: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想想看,有多少穷人能经得起这个诱惑?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贷款买房。
信贷的基石是信任,放贷方必须信任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但是,美国银行家知道这些人早晚还不起钱,他们早就想好了应对办法——资产证券化,将这些“烂账风险”转嫁出去。
这些“次级住房贷款(穷人的房贷)”被打包设计成了“按揭证券”,向市场出售。银行从市场拿回现金后,再继续发放贷款,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次级房贷的风险已经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无节制地发放房贷,而不需要担心资金够不够。
而对购买“按揭证券”的人来说,证券的收益靠住房贷款的还本付息来支持,而且还有物业作抵押品,房价不是一直在涨吗,有什么好担心的?由此,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便水到渠成。
假使美国房价持续稳步上涨(抵押物就不会贬值),或者还款人都有着稳定的高收入(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那些住房贷款就不会有大的违约风险,按揭证券就不会沦为“有毒资产”。
华尔街正因为对上述两个条件都没有信心,才不断搞“金融创新”,无限制地创造金融衍生品,比如CDO(债务担保证券)、CDS(贷款违约保险)等,金融被搞得无比复杂,风险依然在不断扩散……风险只能转移和分散,不能消灭!
你最好不要知道CDO、CDS是什么,太累!巴菲特说:“弄懂CDO的一个证券,需要读75万字的报告!”
在欧美国家,资产证券化都是投资银行干的事。“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商业银行五花八门的信贷资产、各类企业资产如何打包设计成有价证券,然后,通过什么渠道售卖出去?这是一门技术活,非专业人士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