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安:统计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15-09-29 09:55 1114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统计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从人员、经费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保障,推动统计科学发展。中国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统计调查制度,加强统计建设,圆满完成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各项常规统计调查,为各级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充分发挥了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状况、揭示经济社会运行状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有效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04.jpg

王保安:尊敬的晓钦副主席,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下午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们在美丽的南宁隆重召开中国—东盟统计论坛。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开设统计论坛,来自中国和东盟9个国家的政府统计代表将广泛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和优秀实践,深入探讨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共同描绘各国统计合作愿景和美好未来,这是中国—东盟统计界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欢迎!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9月18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对中国—东盟国家的长期合作交流发展作出全面深入阐述。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密切。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15世纪初的郑和七下西洋,再到新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广泛交流,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往、文化交流在历史各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故事佳话。特别是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已收获了惠及双边各国人民的“黄金十年”。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凝聚两点共识、推动七个领域合作的“2+7合作框架”。这些倡议传承历史、面向未来、顺应潮流。如今,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迈向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钻石十年”。

随着中国—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和社会交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统计合作交流也不断向前推进,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尝试。自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信托基金项目举办了一系列针对东盟国家的统计研讨会和培训。例如,2013的12月,为柬埔寨统计局举办了“农业普查培训班”;2014年12月为老挝统计局举办了“利用调查和行政数据进行分析解释以及数据库设计培训班”。除了双边培训以外,信托基金项目举办的统计重点领域多边国际培训班都邀请了东盟国家统计同仁参加。这些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统计机构人员的往来,增进了相互理解和友谊,分享了各国的统计业务成果,也为探索政府统计发展与合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政府统计是各国政府决策、商业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众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信息渠道。长期以来,东盟各国政府统计机构积极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统计调查内容,完善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调查效能,努力为社会各界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时效性更强的统计信息,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统计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从人员、经费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保障,推动统计科学发展。中国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统计调查制度,加强统计建设,圆满完成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各项常规统计调查,为各级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充分发挥了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状况、揭示经济社会运行状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有效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中国政府统计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服务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修改了《统计法》,制定了《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统计行政法规,夯实了统计工作的法制基础。二是健全了政府统计组织架构。一方面,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设有独立的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接受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在全国所有省(区、市)、所有地级市和1/3县级行政区域派驻了一支2万人的直属调查队伍。三是变革了统计生产方式。通过实施联网直报等统计“四大工程”,目前面向企业的统计调查基本实现由企业在国家联网直报平台直接填报国家布置的电子化调查表,国家统计局直接从调查对象处采集原始数据、地方各级统计机构按权限在线同步审核、处理、共享数据的工作模式;面向住户的调查以及价格调查等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设备,现场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直接上报国家的工作模式。四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全面实施统计监测,积极预测预判经济社会运行趋势,及时揭示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各级政府提供对策建议。同时,积极推进政府统计的公开透明。及时公开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统计调查方法,大力提高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的透明度,努力向社会公众提供更丰富、更及时、更便捷获取的统计信息。五是广泛开展国际统计合作。中国统计不仅在统计标准上大力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还积极参加国际比较项目等统计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统计各项事务。目前中国国家统计局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展了40多个合作项目,与18个国际组织和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统计资料交换关系。

当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等层出不穷,中国政府统计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四个全面战略深入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方式深度转变、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常态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展开,这些都对中国政府统计提出更高、更迫切的变革要求。面对新需求、新挑战,中国政府统计将加快建立“一个体系”,适应“两个大势”,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四个提升”。建立“一个体系”就是加快建立覆盖全面、调查准确、核算科学、运作高效、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现代统计体系。初步考虑这一体系由以下六大系统构成:一是领域完整、指标健全、方法科学、标准完善的统计调查系统;二是接轨国际、符合国情、健全规范、科学统一的国家经济核算系统;三是获取直接、手段先进、操作便捷、运行安全的统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四是法律完备、普法深入、执法严格、惩戒有力的统计法治系统;五是领导有力、机构健全、分工合理、机制完善的统计组织系统;六是内容完整、真实可靠、方式多样、获取便捷的统计服务系统。适应“两个大势”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势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现代化大势。推进“三个转变”是统计管理向适应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转变,数据生产向科学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转变,统计服务向事后反映、预测预判和对策建议并重转变。实现“四个提升”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运作效率,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和提升依法治理统计的水平。通过不懈努力,使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经济形势越复杂、发展面临的矛盾越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突出,各国统计合作越重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格局调整的关键期,各经济体复苏步履艰难,经济态势与政策安排分化加剧。总体而言,美国经济逐步走出颓势,欧元区与日本面临经济增长疲弱及通缩风险,受大宗商品及能源价格下降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突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2014年中国和东盟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8%,经济发展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16%,货物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8%。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人员交流、科技交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灾害管理、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中国和东盟在世界版图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各项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增设统计论坛,为各国开展统计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我期待各国统计同行在本次论坛中,秉持真诚、务实的态度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学习、比较借鉴;以创新突破合作瓶颈、挖掘合作潜能,探讨建立中国—东盟统计监测通用框架体系的可行性,探索双方统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共谋中国—东盟统计合作的美好未来。为此,我就中国和东盟国家统计合作前景提几点设想:

一是共建统计合作平台。以本次统计论坛为契机,积极建立和完善合作平台,加强中国—东盟国家政府统计往来,强化业务交流,开展技术咨询,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共享各国统计发展新成果。中国国家统计局将继续推动在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信托基金项目下,开展一系列针对东盟国家的统计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也愿意以论坛举办地为培训中心,以双边或多边的方式,分享高级统计人员培训经验,加强统计人才务实培训。

二是构建统计数据交换机制和共享平台。各国统计机构都拥有大量统计数据,我们倡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各国统计数据,建立每年定期交换统计数据机制。在此基础上,联合出版中国—东盟国家联合统计年鉴,为服务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以及各国政府决策、项目合作和社会公众提供实实在在的统计服务。

三是建立中国—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监测框架。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日益加深,相关合作战略、政策、计划和行动都需要大量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作为支撑。我们建议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统计之间就统计制度框架、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统计口径解释、统计标准分类、统计分析预测技术等开展对话与沟通,研究建立反映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通用指标体系。这一框架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各国统计能力和数据的可用性,生产更具国际可比性、更可靠的数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有句古语叫“山积而高,泽积而长”。2015中国—东盟统计论坛的举办,是中国—东盟统计合作的新起点,需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聚智力、共谋良策,实现长远、稳定、高效的发展,这必将对提高各国政府统计工作实效和水平、促进中国—东盟各国的统计交流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共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这也预示着首次举办的中国—东盟统计论坛将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最后,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朋友在南宁期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0
标签: 东盟 经济社会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2023-03-11 19:29
73818

2023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2023-01-27 21:35
32770

人民银行、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

2022-08-18 15:32
16757

李克强强调以发展促就业 以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2-06-29 14:45
14226

湖北: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出台14条征信举措 助力稳企纾困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2-06-22 21:44
12537

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实施金融“23+14”全力支持抗疫纾困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2-05-08 23:34
1333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