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引资金“活水”助力中国自贸区建设
“全球有4000多个自由经济区,区内就业人员达有近1亿,为保证区内人员福利及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的‘活水’和技术的升级。”世界自由区组织首席执行官萨米尔·哈姆罗尼8日在厦门表示。
“全球有4000多个自由经济区,区内就业人员达有近1亿,为保证区内人员福利及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的‘活水’和技术的升级。”世界自由区组织首席执行官萨米尔·哈姆罗尼8日在厦门表示。
自中国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金融创新成为“试验”的重要一环。“一带一路·自贸实验区与金融创新论坛”8日在厦门举行,吸引世界自由区组织代表、侨台界金融学者及各界侨商莅会,共同就自贸区金融创新方略以及侨企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后,今年4月,福建、广东、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营。四大自贸区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展开探索试验,如上海自贸区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区内实现本外币自由流通,对区内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广东自贸区成立“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依托粤港澳,引领金融资产流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福建的优势在于‘一带一路’及两岸金融的‘互联互通’。”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周吴添称,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为自贸区连结欧亚非等地打开了“海上丝路”,正在逐步形成窗口作用。而台湾方面的优势在于经济国际化相对较早,参与区域金融合作可为福建提供协助与经验参考。
根据《2013-2014年中国产业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中国重点产业总融资结构中,来自金融的融资比例占到44%,位居首位。而近两年来,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认为,数据说明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创新金融,盘活资金流动性成为关键。
另一组统计数字则显示,从1949年至2008年,中国银行系统共投出信贷30万亿;从2009年至2014年银行系统投出的信贷是50万亿元,形成了大量沉淀的固定资产。
朱武祥指,沉淀固定资产并未充分发挥其金融属性,自贸区内应积极研究创新金融政策,为区内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工具。
在创新金融方面,福建自贸区亦有新进展。鑫桥联合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然在此间透露,该集团旗下的融资租赁公司确定在厦门落户,设立“融资租赁与保理资产交易中心”,为福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提供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