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专家论坛|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区域经济差距趋势分析

2015-09-02 16:501535


导读:地区间经济差距是中国整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政策倾向、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深度、要素市场扭曲等因素是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作者|盛松成 石春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盛松成系司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5年第17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颇受关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拉大。为了统计需要,本文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度量1982~2014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情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总体特征

经济总量差距明显,东部地区占据一半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东部地区GDP规模占了全国一半多,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地位日益上升,东北地区占比下滑明显,中、西部地区占比变化不大。

东部地区在全国GDP中的占比先升后降,从1978年的43.6%上升至最高点2006年的55.5%,再回落至2014年的51.2%;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先降后升,中部地区从1978年的21.6%逐渐降至最低点2003年的18.5%,再回升至2014年的20.3%;西部地区从1978年的20.9%逐渐降至最低点2005年的17.1%,再回升至2014年的20.2%;东北地区占比总体下行,从1978年的14%下降至2014年的8.4%。

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第一、第二产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由1981年的21.5%上升至2014年的48.8%,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0.3个和7个百分点至5.8%和45.5%。从2013年起,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东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近似,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1981年的42.3%下降至2014年的11.1%,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1个和20.2个百分点至49.9%和39.1%。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1981年的40.2%下降至2014年的11.9%,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5个和18.8个百分点至47.9%和40.2%。

东北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仍是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由1981年的17.6%上升至2014年的41.5%,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1.3个和12.6个百分点至2014年的11.2%和47.3%。

人均GDP东部居首

从人均GDP看,东部和东北地区超过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观察各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东部地区从1982年的1.31逐渐升至最高点2005年的1.67,之后逐渐下降至2014年的1.44;中部和西部地区先降后升,均在1994年降至最低点0.63和0.61,之后逐渐上升,至2014年分别达到0.82和0.81;东北地区总体下行,从1982年的1.43逐渐下行,在1991年被东部地区超过,之后下降至2014年的1.12。从人均GDP的规模看,东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然后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度量

直观上从GDP规模和人均GDP的变化看,地区经济差距在2005年之前不断拉大,之后有所减小。但地区间的差距变化和地区内的差距变化直观上并不容易判断。从不同理论假说、区域划分、指标选择和测度方法等出发,诸多文献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是收敛还是发散存在争议。

人均GDP是验证地区间经济差距变化较好的一个指标,它剔除了不同省份、区域的行政和人口规模的影响,而且又能比较全面衡量产出水平。本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以现价人均GDP为验证指标,计算1982~2014年全国基尼系数G,并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区域内差距的贡献Gw、区域间差距的净贡献Gnb和区域间超变强度(theintensity of transvariation)的贡献Gtr。表2给出了全国及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在0到1之间,数字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

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整体经济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在1990年之前,全国整体经济差距逐步缩小,1991年开始差距重新扩大,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0.319,之后差距再次缩小。

从区域内部经济差距比较看,东部地区各省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但其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直至2014年,东部地区省份间的经济差距仍高于其他区域。中部地区各省经济差距最小,历年变化不大。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在2000年前变化不大,但2000年之后差距明显扩大,这可能是因为西部各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获益程度不同。东北地区经济差距也较小,仅高于中部地区,历年变化不大。各区域经济差距水平变化并没有统一的方向,说明在中国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

从区域间经济差距比较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较大,总体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特别是2003年经济差距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开始缩小;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小,但2005年之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有所扩大;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全国总的经济差距变化类似,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趋势;而东北地区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1994年前缓慢扩大,之后经济差距开始减小,特别是2003年开始收敛速度加快。

从基尼系数贡献率分解看,区域间经济差距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最大,约占70%,其中最大年份是1996年,达到79.3%,最小年份是2012年的67.2%。区域内经济差距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约占20%,其中最大年份是1982年的23.7%,最小年份是1994年的17.7%。区域间超变强度对整体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最小,约占10%,最大年份是2012年的11.8%,最小年份是1999年的2.9%,且在2000年前超变强度贡献不断减小,说明区域间经济差距存在明显的分界,即贫穷地区中富裕省份所占比例很小,但2007年之后超变强度贡献明显增加,说明贫穷地区中富裕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仅通过地理位置划分经济区域的合理性受到挑战。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许多因素可以被认为是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如政府政策倾向、人文地理因素带来的资源禀赋差异、要素流动性和流向不同、参与全球化程度不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影响,很难明确地区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本文总结了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地区发展战略对各地区政策倾向不同

地区发展政策往往被认为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但从本文计算的地区基尼系数和地区间基尼系数看,政策因素并不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可能只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我国地区发展政策经历了许多变化。在本文考察的时间段(1982~2014年)中,六五(1981~1985年)和七五(1986~1990年)期间,政府强调地区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扶持外向型产业,鼓励内陆地区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产业以支持沿海地区。期间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明显下降,但其他地区人均GDP基尼系数并无显著变化。八五(1991~1995年)期间及之后,地区发展战略转向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差距的缩小上。1999年中央还提出了西部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在2000年之后,人均GDP基尼系数反而显著上升,而且中、西部相对东部的收入差距在2003年之前一直在扩大,直至2003年之后差距才有所缩小。

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同

全球化特别是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转移、溢出效应、乘数效应等,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同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全球化带给当地企业的竞争压力,也促使本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直至今天对外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15年上半年,东部出口占全国的83.1%,东部进口占全国的87.7%。

市场化深度不同也是形成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研究所市场化指数课题用25项客观指标对各省进行市场化度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远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许召元、李善同通过计量研究证实市场化程度是导致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导致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1.75个百分点,但2002年之后随着其他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优势缩小至0.93个百分点。

由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力强于内陆其他地区。

要素市场存在地域扭曲

如果生产要素在地区内和地区间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地区间的要素收益率最终应趋同,经济增速收敛至同一水平。经济学理论表明了劳动力总是从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向高的地区,这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劳动力流动,不仅为流入地提供了丰富的人力供给,使其保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也给流出地带来大量资金(劳动报酬)回流,提高了迁移者和流出地的人均产出水平,改善资源配置情况。王小鲁和樊纲的研究也证实了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提高了劳动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边际产出,对缩小地区差距有显著贡献。但由于过去中国实行的二元户口制度,以及跨省养老、社保等福利制度迁移不便等因素限制,劳动力跨省、跨地区流动规模并不大。有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流动仅有16%是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是2.45亿,比2000年增加1.24亿人,假定新增流动人口一半跨地区流动,则2013年跨地区流动人口约占总流动人口的35%左右,人口流动仍有较大空间。

资本要素市场也同样存在扭曲。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早期,中国采取财政投资分权化的政策,这虽然扩大了地方政府积累资本的自主权,却降低了中央政府分配资金的能力,使沿海和内陆在投资上产生差异。经济增长速度快的东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投资资金受财政预算限制少,更多地投向投资回报率高的非国有企业,而中、西部一些经济增长速度慢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较多地依赖中央拨款,投资资金更多地被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占用。王小鲁、樊纲研究发现在资本流向上,市场主导的资本流动和政府主导的资本流动呈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在利润驱使下主要流向东部地区,这改善了资本配置效率,但也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后者在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导向下主要流向中、西部地区,但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成效上收效甚微。当前这种资本流动方向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014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仍占全国一半以上。

结 论

全国整体经济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过程。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看,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最小;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最大,中、西部之间差距最小。从基尼系数分解看,地区间经济差距是中国整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政策倾向、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深度、要素市场扭曲等因素是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应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通过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取消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改革深化和生产效率提高。(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责任编辑 纪 崴)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

2024-11-13 11:33
6878

中诺保理成功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4-10-25 15:30
82983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对重点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作出部署

2024-10-21 14:12
54572

盛业保理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优秀机构”称号

2024-08-23 15:24
137656

上海清算所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2024-08-15 13:53
9010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达6.6万亿元

2024-07-29 15:04
4845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