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要闻
今年年初,政府在新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内批准了车辆平行进口制度,即允许一些有资质的企业可以直接从境外的厂商处进口车辆。而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再次表态,将加快推进汽车平行进口的试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除最早进行试点的上海自贸区外,深圳、天津、广东、福建等地的自贸区也纷纷加入平行进口车的试点行列。
人们普遍认为,此政策势必会对车市造成较大冲击。因为与国内指导价相比,平行进口车可能有20%,甚至30%的价格优势,车型选择上有“新、奇、特”的特点,且有质量上的优势。不过,从上海自贸区今年2月开始的试点情况来看,市场销量并未如预想中的火热。在当前进口车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平行进口车未来能否如人们预期的那样激活进口车市场,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首先,就是车源紧张交货难的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由于跨国汽车公司纷纷从上游入手,对平行进口车的货源进行控制。跨国车企也为了各自的在华利益而为平行进口车设置了重重阻碍。即使平行进口商是从国外的车企直接进口车辆,但考虑到价格会比自家进口到中国国内的同类车辆价格低,进而引起自家车辆销售下滑,为了避免这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情形出现,很多国外车企会刻意严格控制货源,又或者拒绝向平行进口车商出售一些相对热门的车型,转而把一些不太受欢迎或者根本卖不动的车型塞给进口车商。
再加上新的《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如果一旦实施,其中有不允许进口销售在国外已注册车辆的规定,将会限制平行进口车最大的货源地——美国的车辆进入国内销售。这样,平行进口车能提供给用户的车型范围会进一步缩小。货源上没有突破,交货就成问题,平行进口车就很难迅速发展。
其次,也是最大的问题,售后服务无保障。尽管在《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试点企业应当履行产品召回、质量保障、售后服务等义务。然而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问题依然是个短板。举个简单的例子,从配件来看,奔驰旗下现有车型,相关零部件接近50万种,而简单一点,就算上汽通用目前的在售车型,零部件都已达到8万多种,如此多的零部件,对企业的物流和存储能力都将带来巨大挑战。更何况平行进口车中的美规车和中东车,同样车型的零部件都存在差异,无法保证供应的及时和完备性。所以在现有的经销商体系下,整车厂商多不愿为平行进口车提供售后保养,而如果涉及到相对专业的问题和故障,综合修理厂和别的品牌商也根本无法解决汽车的售后保养和维修问题。
不仅如此,平行进口车还面临车辆本地化的问题,各地区、各国家的地理、气候、路面环境都是不同的,平行进口的车辆不可能拿来就可以直接卖,还必须经过环保验证、路面测试、燃油适应性等等一系列测试,直到检验达标才能对外销售。对于还没有像品牌4S店那样已经形成体系,背后有庞大车企支撑的平行进口车商来说,不管有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光是这些问题就足够大伙儿头疼好一阵了。
第三,受众方也存在问题。援引一家知名品牌4S店的负责人的话,平行进口车唯一的优势是价格优势,但是消费者现在看到的只是车型厂家指导价,实际购车价格4S店也可以通过降价形式做到和平行进口车相差无几的水平。而且,国内大多数消费者都怀着“便宜没好货”的顾虑,对平行进口车持怀疑态度。但面对这些问题,业内人士并没有坐等办法出现。比如就有人建议平行进口车商是否可以通过与汽车品牌在华总代理的合作,以购买售后服务的方式弥补当前在这方面的不足;各平行进口车商可相互合作,建立联合的售后服务网络等等。笔者认为,市场低迷,平行进口车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市的竞争力。但面对强势的进口车企,平行进口车的前路崎岖,能否逆流而上,在车市上占取一席之地,还要看车商们的集体智慧了。毕竟相对于单打独斗,团结一致反而会增加生存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