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宗商品全面溃败对中国影响加大?
过去的一个月大宗商品“损失惨重”。商务部称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维持低位,进口将低位运行。雷曼兄弟倒闭之后那几个月的情景如今又再度重演:很多大宗商品资产陆续跌入熊市。
过去的一个月大宗商品“损失惨重”。商务部称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维持低位,进口将低位运行。雷曼兄弟倒闭之后那几个月的情景如今又再度重演:很多大宗商品资产陆续跌入熊市。
彭博社追踪的22种大宗商品中,有18种资产价格跌幅都达到或者超过了20%,进入技术性熊市。巧合的是,这一数据与2008年10月相同。当年,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导致全球市场暴跌。
在上述22中原材料当中,仅有玉米、天然气、小麦和活牛由于糟糕的天气和供应问题而尚未进入熊市。
原油价格收盘价在本月跌至2008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跌幅超过20%;黄金遭遇闪崩,跌至五年来最低点,截至8月4日欧市国际现货黄金盘中小幅走高,现交投于1088美元/盎司附近,但分析认为反弹空间极其有限;LME期铜持续走低,刷新2009年以来最低;受布伦特原油跌破50美元影响,矿业和能源类股票承压。
就在7月份,彭博大宗商品指数甚至跌至十三年最低水平。
黄金再度登上暴跌悬崖 或跌至1000美元以下
国际现货黄金周二(8月4日)亚市延续隔夜跌势至1085美元下方。周一(8月3日)尽管公布美国经济数据欠佳,但市场仍看好美联储9月加息,在这样的情绪下大宗商品市场当天再度全面崩溃,油价更是暴跌5%遁入熊市,而黄金也是不敌压力进一步逼近此前创下的逾5年低位。
(黄金30分钟 来源:FX168财经网)
国际投行高盛重申,随着美联储加息临近,今年黄金有跌破每盎司1000美元的风险。
大宗商品的暴跌就像传染病一样不断蔓延。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跌至199.81,刷新2003年12月2日以来新低。周一现货钯金价格跌至2012年10月30日以来最低水平587.1美元/盎司。
同时油价也受重挫,美原油与布油单日跌幅均超4%。由于投资者担心石油输出国组织主要成员国坚持增产导致供应进一步过剩,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双双跌回熊市。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较过去五年的均值高出了近一亿桶。
原油不是唯一下跌的商品。追踪19种商品表现的核心商品CRB指数触及2003年来最低水准,几乎全数抹去了由中国需求带动的、持续了10年的商品“超级周期”所录得的涨幅。
过去二十年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图显示,和2008年7月高点469.698相比,该指数跌幅已经达到了57.5%。2015年资金的跌幅则为13.32%。尽管目前的水平依然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附近,不过2008年和2011年的大周期显然已经结束。
大宗商品为何全面溃败?分析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者目前面对着中国经济放缓、全球经济低迷以及美联储上调利率前景的威胁。此外,美元的升值也给原材料价格带来压力。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推动美元今年夏天走高。
“所有这些大宗商品都是用美元定价的,因此近期美元的走强拖累了它们的价格表现,”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Barnabas Gan对彭博表示,“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会开始加息。美元更加坚挺料会使黄金、原油和铜的价格全面走低。”
彭博社评选出的全球最准确贵金属预测者Barnabas Gan则认为,黄金价格将进一步走低,预计12月跌至1050美元/盎司。这意味着,金价可能还将下跌5.2%。按照高盛的预计,金价年内或将跌至1000美元以下。
花旗集团(Citi)分析团队则在周一指出,黄金将会在今后数季度内测试1000至1025美元区间,美联储加息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瑞银分析师们称,市场可能会保持观望,直至周五的美国7月就业报告公布后,才会看到交易员们发生头寸变动。在非农这样的关键风险事件前,市场参与者们大多不愿意对黄金有很大的头寸敞口。
渣打银行报告称,尽管铜价跌至六年新低,但仍有90%的铜矿仍在盈利,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动力削减产能。彭博研究机构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计,铜价至少还要跌24%,矿企才会开始减产。
不过,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全球投资办公室策略师 Kiran Ganesh最新发表的观点认为,大宗商品遭遇抛售并非增长疲软的信号。确切地说,下跌是源于美元走强和中国市场波动。同时,供应增加打击了石油市场,加息预期则损及贵金属。瑞银总体投资建议:投资者目前不要配置任何多元化大宗商品指数。原油市场尚未达到再平衡、中国房地产指标疲弱、美国即将升息、近期气候风险消退等等,使得在广泛建仓大宗商品前需要克服的阻力太多,尽管从中长期前景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从当前水平上涨。
油价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随着夏季到来,炼油厂要赶在冬季之前停产维修。继7月份下跌20%后,油价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KBC Energy Economics分析师Ehsan ul-Haq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在冬季石油需求回升之前,没有什么因素能够推升油价。
上个月,OPEC成员国提高产量至历史高位,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攀升,油价大幅下滑。此外,希腊危机、中国股市动荡和美元走强也成为影响油价的外部因素。
进入8月,油价下滑的趋势并未改善。布油本周自今年1月以来首次下跌至50美元下方,WTI油价跌至45美元,创3月份以来新低。
该报称,业内专家认为,导致油价整体下滑的因素仍然存在,市场已经熟知如何根据美国页岩油供应的潜力来调整,他们持观望态度,等待油价长期进一步走低。
市场需求不足以外,供应过剩却随处可见。美国能源部门数据显示,美国炼油厂在过去5年中的每个7月到10月之间平均减少6.4%的开工量。这相当于每天减少100万桶的原油需求,而美国原油储备已经升至历史新高。
咨询公司IHS Energy表示,美国原油产量至少需要减少5%才能抹平市场过剩,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油价将徘徊在40甚至3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的原油需求下降。中国原油交易商正在转移原油至其他国家,一些安哥拉原油被迫进入储油罐,本周一艘满载北海原油、前往韩国的油轮在葡萄牙掉头返回英国。
咨询公司Petromatrix分析师Olivier Jakob称,北海原油一直依赖亚洲市场出清过剩,这一变化不同寻常。
对中国影响:低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作为一面镜子,大宗商品暴跌巨浪映照出的,是全球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状况的疲软。过去的若干年,因供应限制和新兴市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需求,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过平均周期。而这两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需求也随之减少,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近期,中国国内经济数据较差,对商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而且美元强势及加息预期压制商品价格反弹。”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新伟表示。
商务部8月4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2015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仍维持低位,受其影响并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进口将继续低位运行。沈丹阳表示,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整体进口平均价格下降超过10%,同期出口平均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条件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仅原油、塑料、大豆等8大类大宗原材料进口价格下降就减少付汇76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00亿元),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也有观点认为“大宗商品的下跌对于国内经济有益”的看法过于乐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跌,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上半年,国内工业品价格深幅下跌。其中,上游、中游工业品(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价格的下行压力明显大于下游(加工制造业)。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将压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种供给层面对物价的抑制是良性的。但是,民众可能会跟需求低迷引发的低通胀混淆,这种担忧会抑制投资、消费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大对物价的抑制,形成恶性循环。“在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进一步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预防这种恶性循环的出现。”
国内低通胀压力也可能因此加大。汇丰银行宏观分析师马晓萍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总需求持续弱势,投资、消费增速放缓。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需求面出现部分回暖信号,但PPI在连续40个月停留在负数区间后,6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外围大宗商品价格的新一轮下跌为中国下半年PPI的走势仍保持相对弱势埋下伏笔。尽管消费物价指数(CPI)仍在正数区间,猪肉价格的上涨也会推动CPI在未来几个月温和回升,但低通胀的压力仍在。因而,未来政策层面的着眼点仍应在于提振总需求,建议进一步降息降准,同时扩大财政支出。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判断,在市场供过于求、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和美元持续走强的交叉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颓势仍将持续,真正复苏可能要到2016年。
来自博鳌观察 | 微信号:boao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