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到1% :上海自贸区如何实现外汇跨境交易量大幅缩减?
目前,除了上海自贸区外,深圳前海、江苏张家港、北京中关村等地也在试行外在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企业都可以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根据比例自律原则借用外债,通过境内外的资金进行融资,同时也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筹资的成本。
目前,除了上海自贸区外,深圳前海、江苏张家港、北京中关村等地也在试行外在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企业都可以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根据比例自律原则借用外债,通过境内外的资金进行融资,同时也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筹资的成本。
借助于集中收付汇和净额轧差业务,IBM预计,原本每个月8000笔的原始跨境交易量,2015年减少到了50笔左右,缩减幅度超过99%。
这并非孤例。上海自贸区官网信息显示,区内的索尼物流,同样借助于集中收付汇和净额轧差业务,使得原本每个月1306笔的原始跨境交易量狂减到了57笔,结算金额也缩减为原来的16%。
集中收付汇和净额轧差,是上海自贸区内推行的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一揽子方案中的内容。
2014年5月,上海自贸区推出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整合了前期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营运管理、外币资金池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账户的功能,形成“三合一”账户体系。
由此,跨国公司实现了同时或单独设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开展资金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
为方便企业内部调剂资金余缺、便利融通资金,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与境外自由划转,无额度限制;国际账户与国内账户在规定的外债和对外放款额度内实现有限联通。
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区外推广
花旗银行自贸区支行行长张晓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包括集中收付汇、净额轧差、外币资金池在内的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一揽子试点业务,都得到了客户积极的反馈。
比如,通过外汇跨境资金池,能够便利把现金转入和转出中国,也意味着企业可以在不超出外汇管理局对外放款和借入外债的限额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债额度的使用。
外汇轧差结算业务在跨境端使用外币结算、在中国境内使用人民币结算,从而大大有利于企业的账户管理——
既可以在中国仅保留一个外币账户并为其在华的子公司提供最佳的资金管理,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营效率并削减了资金成本,帮助客户节约结售汇成本。
“这些都是目前客户非常感兴趣,也是反馈最为积极的业务。”张晓萌说。
花旗银行是首批获得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自贸区外币双向资金池、跨境集中收付汇和跨境轧差净额结算等一系列试点业务资格,同时也是首批参与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质证明的银行之一。
数据显示,上海自贸区目前已经有近70家跨国公司开展了外汇资金的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也吸引了一些跨国公司把资金中心、结算中心落户到自贸区。
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也只是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挂牌以来启动的外汇管理改革中的一部分。
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2013年12月出台的“央行30条”中,就专门列出了“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一节。
2014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又发布了《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的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涵盖了经常项目以及资本项目在内的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比如扩大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允许境内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区内机构直接到银行办理担保费购付汇手续、实行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这些改革创新的政策适应自贸区发展的需要,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这些成果量化的指标包括:银行为自贸区办理外汇登记超过300亿美元;
2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共对20多亿元的资本金进行了意愿的结汇;
超过30多家上海自贸区银行开展了跨境的外汇业务简化单证,为区内企业特别是进出口量比较大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财务成本,使得企业的采购中心、运营中心落户到自贸区;
境内融资租赁业务收取了100笔外币租金,金额达到9000多万美元。
考虑到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目前上海自贸区绝大部分的外汇改革政策已在全国推广。
比如,“现在还没有实行(自愿结汇)试点的企业,从6月1日开始实行。”方上浦说。从6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包括跨国公司之间的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管理下放到银行直接办理等也已经推广。
7月7日,招商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分别与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业务合作书》,新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业务正式启动。
积极研究试点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
接下来,方上浦表示,外管局正在积极地研究落实国务院对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中涉及到外汇管理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试点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
试点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就意味着外管局会根据企业情况,设定一个额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额度内自主进行跨境资本项目交易,包括直接投资、并购、债务工具、金融内的投资等。与投融资有关的资金进出、汇兑不受限制。
方上浦表示,此举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水平,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经过国务院批准之后会有一些完整的做法,包括企业的门槛条件、企业自律的要求、监控分析手段的跟进等。”方上浦说。
此外,方上浦还表示,将会进一步改进跨国公司资金池的运营管理,促进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比如说进一步扩大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跨国企业的范围。过去可能是找一些高大上的企业、跨境资金比较频繁的企业,今后只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方上浦说。
张晓萌也告诉记者,从接触到的企业来看,出于避险的考虑,企业对于外汇业务简化单证、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等方面的业务有比较大的兴趣。
而在给予企业更多便利的同时,外管局也提出,今年将同时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试点。
目前除了自贸区外,深圳前海、江苏张家港、北京中关村等地也在试行外在宏观审慎管理。
方上浦表示,这项政策将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统一中外资企业资本管理的政策;
试点企业都可以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根据比例自律原则借用外债,通过境内外的资金进行融资,同时也降低境内企业的融资筹资的成本。
不过,最近的股市大幅波动,也引发了市场对于金融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节奏的担忧。
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时更应该对国际通行规则做法深入研究及时学习,进一步坚定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心。“不需要打乱我们的节奏。”周汉民说。
(采编自:自贸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