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一带一路”:中国铺设大宗商品丝绸之路
7月30日报道外媒称,丝绸之路或许会让人想起马可·波罗或中国古代皇帝的形象,但是,21世纪版的丝绸之路对大宗商品价格来说有可能是长期福音。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7月29日报道,中国计划斥巨资经由西亚建立与欧洲的交通联系,主要是铁路和公路,但也有港口。中国的这一战略正在吸引全球的关注
7月30日报道外媒称,丝绸之路或许会让人想起马可·波罗或中国古代皇帝的形象,但是,21世纪版的丝绸之路对大宗商品价格来说有可能是长期福音。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7月29日报道, 中国计划斥巨资经由西亚建立与欧洲的交通联系,主要是铁路和公路,但也有港口。中国的这一战略正在吸引全球的关注。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汉森本月早些时候在《印度快报》上撰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已于今年启动,该战略包括对公路、港口和铁路的巨大投资项目,将把古老的丝绸之路变成周边国家的金色丝带。”汉森教授2012年出版过一本名为《丝绸之路新史》的书。
中国官方的说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中国已承诺向“丝路基金”出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是在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期间宣布的:总投资金额约16.5亿美元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
这一项目是更广泛的中巴经济走廊倡议的重点,该经济走廊是拟议中的连接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公路、铁路和能源等项目。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近日在新加坡的一个论坛上说,“一带一路”将彻底重新开启欧亚大陆的联系。
杨荣文在2015年“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说:“如果中国能胜利完成这一战略构想——许多国家希望中国成功,因为它们需要它——它将改变亚洲的地缘经济、地缘战略版图。”
中国这么做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内部失衡”,他说,利用钢铁和水泥等产品的产能过剩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表报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表示赞许,尽管也指出了一些不足。
报告称:“钢铁、建筑材料、海上运输、电力和建筑等行业的公司从这一战略中获益最大,这一战略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海外出口途径。该战略对于使用自然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公司以及建筑和铁路公司而言将是积极的。”
另外一个好处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穆迪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迈克尔·泰勒说:“地区内部的投资和借贷条款将会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这是中国政府确定的经济改革目标之一。”
不过,穆迪公司表示,这一战略不太可能为钢铁、水泥和采矿等行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提供最终的解决办法,对于许多产能过剩行业的小企业而言也不是万能药。
另外,这一战略将面临各种地缘政治和项目融资风险,它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见效,该地区还需要来自私营和公共部门的重大额外融资才能实现该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瑞银集团大宗商品分析师丹尼尔·摩根表示赞同,称该战略有可能进行“大规模部署”,就像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一样。他说,“那的确抬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但是,“基于目前的情况,看上去更像是在为市场提供支持”。
澳新银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丹尼尔·海因斯也这样认为。他说,对于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而言,这一战略的好处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
他说:“短期内,很难看到什么重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