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资管”战略 推进四大经营模式转型
近年来,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行业发展的外部视角看,银行资产管理行业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十年为第一阶段,是从存款到理财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谁在卖、卖什么价格”
近年来,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行业发展的外部视角看,银行资产管理行业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十年为第一阶段,是从存款到理财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谁在卖、卖什么价格”,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商业银行信用;下一阶段将从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在此过程中,更多要看“谁在管、管得怎么样”,由投资管理能力决定资产收益,最终要回归“代客理财”本质。从银行转型的内部视角看,商业银行普遍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经营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实现资产持有银行向资产管理银行转变、由高资本占用向资本节约型业务转变、由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向多元均衡盈利增长格局转变、由本土传统商业银行向全球大型综合化金融集团转变。
作为对外部环境与内部要求的积极回应,“大资管”战略应运而生。该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对内整合集团资源,多部门合作;对外全市场配置资金,多机构合作,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具体而言,该战略旨在大力发展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对内理顺各部门合作的全价值链分工,发挥商业银行多牌照、综合化经营优势;对外与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的优质机构合作,实施全市场的投资配置,打造跨业合作的新优势。落实“大资管”战略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产品管理模式、投资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四大经营模式转型。
转型目标一:产品管理模式转型
过去,国内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以预期收益率型产品为主,产品创新意识有待提高,产品销售渠道相对单一;未来,产品管理模式转型需要以净值型产品为导向,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体系,重塑互联网营销布局。
一是持续推进净值型产品转型。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投资者教育,普通投资者已能较好地接受基金净值的涨跌和波动,但银行资管市场的投资者教育还有待深化,因而净值型产品转型对于打破刚性兑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净值型产品转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要严格遵循监管要求,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把握好转型的节奏。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推进和完善。比如,要构建合理的估值体系,在产品净值与投资品价格之间形成快速联动机制,这既体现了风险与收益均由客户享有的代客理财本质,也是管理费提取的主要依据,体现着以投研能力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又如,要优化流动性管理体系,不同于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开放式的净值型产品没有封闭期,产品申赎的不确定性增强,因而流动性管理需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此外,净值型产品转型后,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这就需要向客户充分地揭示投资范围和风险收益情况,配合监管部门加强投资者教育,依法合规销售,才能真正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
二是升级“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体系。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客户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首先,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家在社保领域推进了放宽投资范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改革,市场化的养老需求日益增强,这一点类似于美国的401K计划;其次,80后、90后的新生代正在崛起,并且具有明显的互联网生活、消费与理财特征;再次,我国高净值客户群体不断壮大,不同代际之间需要财富传承,家族信托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中国的老百姓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投资理财,而是需要一种贯穿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全面资产管理服务。因此,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需要顺应社会金融资产的迁移趋势,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尤其注重发挥银行集团的多牌照优势,凝聚资管、商行、投行、基金、保险的专业化优势,针对养老、消费、教育、财富传承等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定制型的资产管理服务。
三是切实加大互联网营销布局。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从来都不是保守者,而是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者。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需要充分汲取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推进直销银行、移动金融和智能网点建设,为客户营造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圈,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心的客户体验;同时,按照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不断吸引长尾客户,落实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例如Mint在线个人财务管理服务网站,即将客户的存款储蓄、投资理财、退休金等账户与平台账户连接,并将收支信息归入餐饮、娱乐、购物等类别,使客户在一个界面全面掌握自身财务与收支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统计功能,帮助客户分析各项开支比重,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计划,相当于客户拥有了个人全面财富管理平台。又如,Motif网络社交理财模式,即社交网络Facebook+网络券商eTrade+个人金融平台的组合体,可看做国内微信微博+网上银行+券商交易终端+个人金融分析平台。再如,富达基金的基金超市销售平台(Funds Network TM),客户可以24小时实时交易来自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组合。
转型目标二:投资管理模式转型
过去,投资管理以债券和债权项目等固定收益型投资品为主;未来,投资管理模式转型需要紧紧围绕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坚持大类资产配置,推进全市场投资覆盖,探索采用“投行+资管”模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坚持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策略。由于国内银行资管业务脱胎于商业银行,因而较多地以持有到期形式配置资产;同时,目前国内银行资管的规模巨大,不利于大规模采用券商、基金自由控制仓位的短线操盘策略;此外,商业银行的决策流程、投资风格、人才激励也与短线交易不完全匹配。因此,银行资管天然是大类配置为主、短线交易为辅的趋势型投资者,并需要依据市场判断进行平衡配置、动态调整。展望未来,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不仅要做好国内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更要着眼于“一带一路”、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全球化等趋势,研究探索全球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二是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拓展全市场投资。过去,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银行资管通过投资债券和债权类项目,为满足社会融资需求做出了贡献,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在经济金融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进实体经济去杠杆、调结构、转方式。因而,在投资管理方面,银行资管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就是在继续做好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同时,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同业资产转让、PPP等新型投资领域。通过实施全市场投资配置,在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局。
三是探索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行+资管”模式。瑞银集团和高盛集团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核心理念是资产管理与投资银行业务优势互补、密切协作,伴随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发展历程,为不同阶段的企业客户提供针对性、一体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围绕成熟期企业融资需求的争夺异常激烈,然而转型升级、债务重组等新型盈利机会却恰恰来自于非成熟期企业,“投行+资管”模式能够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形成差异化的项目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实现集团内协同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是构建投研人才培养机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一项依托于专业投资研发能力的业务,资产管理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应来源于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能力和效率、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综合投研能力。净值型产品转型后,产品的业绩表现至关重要,这对于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人才是投资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一套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提升投资业绩、产品营销及业务品牌十分必要。例如,富达基金有300-400名专职研究员,占员工总数的1/3。为了保持研究团队敏锐的触觉、摆脱原有的固化思维,富达实行“每三年轮换新行业”的政策,保证了分析师不仅仅只了解单一投资品种或行业,而是能够全面把控整个市场动态。
转型目标三:风险管理模式转型
过去,风险管理模式模仿表内信贷业务,体现了信用风险管理优势;未来,风险管理模式转型需要以管控实质性风险为核心,在银行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投资结构设计、期限管理、系统控制等手段,更加注重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与管控。
一是完善投资架构设计和合约完备性管理。不同于信贷业务计提拨备与核销的损失处理方式,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投资架构来实现风险管理,损失处理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与义务而定。因而,应进一步完善合约完备性管理,发挥投资交易结构对风险预警、隔离、止损方面的作用,并推动实现对投资风险的识别、量化和分散。同时,要有一定的逆周期思维,比如在资本市场上涨期间,可以采用更加严格的优先/次级比例,坚持优中选优。
二是发挥期限管理对投资风控的积极作用。通常而言,研判中短期市场走势的准确性要高于长期市场走势,因此可根据对未来中短期市场走势的研判,合理配置相应期限的投资品,做好市场的波段性、阶段性投资管理,以控制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三是强化理财投资的系统建设。可以参照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理财投资管理系统,全面、准确地识别和量化信用、市场、流动性等各类投资风险。同时,将资产管理业务的授权、审批、限额等制度要求嵌入系统设置,实现投资交易全流程、风险管理全周期的硬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风险敞口,以实现系统在投资、授权、审批、投后等全流程、全周期的风险控制和监测。
转型目标四:盈利模式转型
在推进产品转型和估值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优化盈利模式的时机和条件将进一步成熟。在此背景下,应顺势改变利差盈利模式,逐步减少对利差盈利模式的依赖,构建以“固定费用+业绩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按照产品发行规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发挥产品规模对资产管理业务盈利的贡献度;另一方面,依据资产计量和产品估值体系产生的业绩基准,对超过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部分,由银行与客户按照约定比例分成,获取业绩分成。通过产品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经营模式的转变,最终形成真正符合资产管理代客理财本质、依靠投资研究能力的盈利模式。
实践证明,“大资管”战略是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响应,是突破盈利增长瓶颈、降低资本消耗、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和质量的重大部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需要继续按照“大资管”战略的发展思路,通过持续推进产品管理模式、投资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的经营转型,对内充分发挥工银集团的多牌照、综合化、国际化经营优势,凝聚总行资管条线、境内分行、境外机构、专业子公司的发展合力,助力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转型;对外积极适应大资管时代的跨业竞争与合作新趋势,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资产管理需求,更好地支持新常态下的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