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点推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将成资产管理行业中坚力量
文/单洪飞 浦发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客户经营管理处处长助理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5期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高端私人财富管理市场尚处于新兴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将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试金石,也将承担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的重要使命,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也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际活跃银行的核心业务,在海外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具有成熟的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是银行重要利润单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民营企业的崛起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根据麦肯锡全球财富数据库预测,全球私人银行总资产规模将自2010年的35万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3万亿美元。在各个地区中,亚洲最具发展潜力,预计到2015年,亚洲(不含日本)的私人银行市场资产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是北美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其中中国将贡献超过50%的份额,这给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将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试金石,也将承担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的重要使命,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也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尚处新兴阶段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高端私人财富管理市场尚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时间较短,但各类金融机构已逐步认识到私人银行业务蕴藏的巨大潜力,目前已经有超过22家国内商业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成立私人银行专营部门,通过专业化经营推动,业务发展迅速。从业务数据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管理私人银行客户约37万户,管理资产总和高达3.8万亿元,其中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及户均金融资产位列行业第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管理资产总量均超过7000亿元,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均超过2000亿元,平均每年的业务增速超过20%。
从产品与服务看,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围绕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需求,通过自身及合作的方式力争为客户提供多方位、全面的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境内外的投资产品、顾问咨询服务以及相应的增值服务项目,近些年部分银行也逐步尝试创新推出专户管理服务、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家族信托服务等,逐步形成与零售银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与成熟市场私人银行业务相比存在一些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业务定位及盈利模式的差异性。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初期是为满足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客户来源、产品服务依托零售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因此大多数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定位于零售业务中的高端理财业务,主要通过私人银行专属产品开发来满足高端客户理财服务需求,从而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基于上述业务定位,国内私人银行的盈利来源还较为单一和传统,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的手续费收入和存贷利差收益。
私人银行在海外有几百年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和成熟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私人银行大多与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密切结合,一方面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为私人银行客户投资提供产品选择,另一方面通过私人银行寻找具有Pre-IPO投资需求的客户,成功IPO投行客户是私人银行客户的重要来源,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共同为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和管理、协助运作家族企业上市、提供资产传承服务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盈利往往来自于资产管理费收入以及各类上市咨询、家族信托等服务带来的各类顾问咨询费收入,收入来源多元化,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投资银行发展规模较大的一些机构,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私人银行业务都发展得较好。
其次是组织架构的差异性。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组织架构各不相同,主流模式是总行在零售业务板块内设置私人银行业务管理部门,专业化经营私人银行业务,负责私人银行客户的经营管理、私人银行专属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部分业务的运营管理等。同时也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进行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的探索,将私人银行部门作为利润中心,采取单独收支核算,自负盈亏。但是从当前实践来看,客户经营仍需要依托分行属地化经营,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探索仅仅是初级阶段。
海外私人银行可分为专业化和综合化两大发展模式。专业化经营模式,包括完全独立注册的私人银行、事务所、金融顾问公司、家庭办公室组织架构,整体业务核心即为私人银行业务。综合化经营模式为依托综合性银行集团或者投资银行集团发展,目前国际主流的私人银行多为依托综合性银行集团发展起来,通过不断地兼并收购逐渐发展壮大。从组织架构来看,和国内私人银行与零售业务紧密关联不同,海外成熟市场私人银行多为独立事业部,业务上与零售业务平行,有的更多地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相整合。
从上述比较来看,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在业务定位、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与成熟市场还存在较大差异,后续随着国内私人银行客户及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国内私人银行也将逐步与成熟市场接轨。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发展重点
中国财富市场的持续增长将会给私人银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私人银行业快速发展。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稳定发展的黄金20年后,中国高净值客群已通过持股企业股权境内外上市、房地产投资、矿产能源投资等多种方式快速积累财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富裕群体和财富积累模式。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14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从2012年的150万增至2013年的240万,体现出中国私人财富的强劲增长势头。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将促使各类金融工具的创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可以作为各类创新的试金石,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丰富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工具和手段。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得到完善和发展,各类黄金、期货、大宗商品交易要素市场活跃,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稳步推进,跨境资产流动加快,沪港通、深港通可预期地推出,金融产品的创新将层出不穷,私人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创新机制和投融资工具,加快私人银行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将加快业务转型,私人银行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领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和战略发展重点。
私人银行业务具有轻资产业务经营、低风险资本占用的优势,可以通过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其他低资本占用的顾问咨询业务进一步开拓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优化收入结构,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私人银行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发展重点。
竞争加深与缺乏特色等挑战私人银行未来发展
首先,高净值客户市场不仅是银行系之间的竞争,而且是跨市场领域、跨国界的竞争。高净值客户投资资产配置涉及多个市场,具有全球化特征。当前,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境外外资私人银行机构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等专业机构也纷纷发挥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开办高端财富管理业务,比如,诺亚财富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2万人的高端客群,管理资产总量超过1500亿元。国内银行系私人银行要充分发挥银行综合服务平台的优势,在资产管理、跨境服务、投资银行等业务上加快创新发展和联动,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其次,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全市场的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受到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产品和服务缺乏特色和差异化,盈利模式还不清晰,这些都制约着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资产管理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领域,在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且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相对狭窄,只能直接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不能直接投资于实业领域和资本市场。而私人银行客户对资产管理需求通常涉及银行、证券、实业、股权、保险等多个市场,并且在资产管理的成熟阶段,还须为客户所拥有的非货币形态的资产提供相关投资管理服务。为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全方位的资产管理需求,当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只能通过“采购”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或者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嫁接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设计的通道类产品来弥补理财产品投向限制,私人银行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与零售产品的差异化不显著,盈利来源还是依赖传统的存贷利差和产品销售手续费,私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较大的挑战。
应进一步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化经营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应充分利用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黄金成长期,建立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一方面,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私人银行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聚集、融通效应,连接投融资双方的需求,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高净值客户,其资金实力强、可接受的投资期限长、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可以对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发展的领域,如国家急需资金调整配置的低能耗、高科技、医疗、环保行业以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避免财富、资本大规模外流,在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同时,对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先天优势。2012年以来,新一轮证券监管规则修订完成,国内资产管理机构迅速扩张,当前包括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各类型非银行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业务,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泛资管时代”已经来临,而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具有良好的高净值客户基础、渠道网点、对公项目业务基础,同时理财业务也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成为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的中坚力量,并推动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组织架构上,应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进一步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从国内银行业实践看,国内私人银行从2007年发展至今,各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参照国际先进同业的事业部模式、独立注册模式进行有效地探索,基本形成了以独立部门专营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化经营趋势,同时部分银行进行了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的经营探索。但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私人银行距离真正的事业部制尚有较大的差距。从私人银行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私人银行产品及服务体系与零售银行部门的差异化区分开来,私人银行应逐步增强独立性,尤其是风险隔离的要求,未来私人银行组织架构发展路径将向事业部制或独立子公司模式发展。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要加强资源整合和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建立与零售业务相比更加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真正体现私人银行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的变化和高净值客户群体的逐步成熟,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多元化、跨市场领域和跨国界的特征。比如,高净值客户关注“财富保障”的同时也关注新的财富增长机会,关注全球各个投资市场的投资机会,私人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全球资产管理服务,需要在跨境金融服务的工具和渠道上进一步完善;“财富传承”需求进一步显现,私人银行需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传承的工具和平台,并提供专业性的建议;高净值客户因资产层级差异,服务需求逐步产生分化,超高净值客户更重视家族财富的长期稳定增长,私人银行需要考虑为其不仅提供个人财富的管理,还要更多地涉及家族企业经营管理,不仅关注财富的保值增长,更关注财富的安全传承,同时还会涉及税务安排、移民安排、子女教育、慈善事业等管家服务。同时由于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可以通过私人银行业务平台整合全行资源,与投行、资管等各个业务板块形成联动机制,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实现资源的共享。
建议配套相关制度促进私人银行业务成长
建议配套相关制度,明确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鼓励私人银行在部分领域的创新。首先,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明确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对私人银行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予以规范,强调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所管理资产的独立性,对涉及的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在业务管理政策上进行规范并突破,如可尝试开放直接投资证券市场及相关领域的试点业务。
其次,建议私人银行率先试点跨境金融资产配置。我国当前对个人外汇使用及跨境投资的管控依然较为严格,相关外汇管理政策难以适应私人银行客户合理的境外资产配置的投资需求,因此建议给予私人银行专项QDII额度,并允许个人直接投资BBB级以下的固定收益类证券或者允许私人银行项下的QDII理财产品投资于海外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期货、期权等各类衍生品以及海外不动产。
最后,建议私人银行以顾问咨询形式开办家族信托业务,并考虑将信托法律关系引入私人银行业务。家族信托业务是海外成熟市场私人银行的重要业务,依据信托法律赋予的信托财产独立和风险隔离功效,能有效实现客户家族财富的长期规划、传承、风险隔离与财富保值增值。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开始重视家族财富的规划与传承,因此建议明确私人银行可经营家族信托业务,作为私人银行重要产品线为客户提供资产保护与传承服务,帮助客户资产实现全球范围的保护与传承。
建议建立私人银行客户合格投资者制度。私人银行客户与一般个人客户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偏好差异较大,现有对一般大众客户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区分私人银行客户中具有专业投资能力、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建议建立私人银行客户合格投资者制度,制订合格投资者判定标准和认定流程,有效甄别专业投资者(投资者除了应达到规定的收入水平或资产规模,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明确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开放。
建议建立私人银行风险管理机制,计提私人银行专项拨备。由于私人银行在盈利模式、资产管理、投资运作、风险管理和处置、信息披露等方面与银行传统业务具有本质区别。私人银行应强化风险管理,比如在私人银行机构内部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投资制度、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私人银行专项风险计提拨备制度,允许私人银行经营一定的风险容忍度,从而支撑产品业务创新的风险。
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仅是为了满足国民财富管理的需要,也是银行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转型的需要,更是充分发挥私人银行平台融通社会资金,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将巨额财富导入实体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