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险企保费增速缘何大起大落
专家指出:过分依赖银保趸缴,产品结构亟待调整。
1月八成公司负增长,2月八成公司正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合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速就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走势。
近日,保监会公布的2月份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在25家外资寿险公司中,仅有信诚人寿、中保康联人寿、海尔纽约人寿、首创安泰人寿、恒安标准人 寿和友邦保险6家出现负增长,剩余的19家公司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而1月份的数据正好相反,19家公司保费收入环比负增长,正增长的仅有6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19家正增长的公司中,有两家公司1月和2月份保费收入增长相差巨大。如联泰大都会人寿保费收入在1月环比突降52.2%之后,2月则发生大逆转,增幅达123%;同时,中法人寿保费收入也由1月环比下降44.5%发展到2月增长154.6%。
针对上述局面,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合资险企开拓市场的渠道较为单一,对见效快的银保渠道的趸缴产品依赖性太强。
虽然保监会已明确提出要求保险回归保障本质,倡导在银保渠道大力发展保险期间长、具有较强保障功能的期缴产品,但目前趸缴在银保中的占比仍然很 高。某合资险企业务经理明确向记者表示,趸缴产品仍然是公司保费增长的主要推手。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北京1月份的银保保费收入中,趸缴占比高达90%以 上。
“趸缴件数不一定很多,但每一笔的数额较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王小罡指出,过分依赖银保趸缴的公司,2月份趸缴件数稍多,保费收入就飙升。
这种银保趸缴方式并不利于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看来,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是推动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面对调整产品结构的要求,合资险企遭遇了两难选择:既要回归保险保障,又不想失去当下增加保费的时机。合资险企普遍认为,在产品结构转型期,如 果停售原有产品,新的产品还未获得市场认可,这会导致保费收入严重受挫。联合证券分析师张黎也表示,缴费方式转型和业务结构转型是2009年初寿险保费大 幅波动的主因。
与合资险企相比,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变化普遍趋缓。据保监会提供的2月份保费数据显示,出现负增长的中资险企为11家,比上月增加5家。王小罡认为,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起伏不及合资公司大,是因为中资险企的渠道建设较为稳定完善,未过分依赖银保渠道的趸缴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