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四种自贸区玩法:能节省99%的跨境交易量,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6月1日,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方面发布数据称,截至目前,区内已有66家企业通过了上海外汇局的业务备案许可,占上海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总数的75%(上海共88家)。
文‖自贸区邮报研究员 陈月石
上海自贸区又有一项金改措施“搞大了”。
6月1日,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方面发布数据称,截至目前,区内已有66家企业通过了上海外汇局的业务备案许可,占上海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总数的75%(上海共88家)。试点以来,试点账户收支规模累计已达635.8亿美元,其中国际主账户收支合计21.5亿美元;国内主账户收支合计614.3亿美元。
按照2014年出台的政策,在上海自贸区试点推出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整合前期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营运管理、外币资金池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账户的功能,形成“三合一”账户体系。
“跨国企业利用这一政策可以集中调配使用外债额度,部分原本受到外债‘投注差’政策限制不能借外债的中资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一政策从境外低成本融资,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金意愿结汇,自由掌握汇兑时点,规避汇兑风险。”上海某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表示。
这个政策到底怎么玩,下面细说:
一是双账户体系下的境内外资金互通,有助于企业统筹管理境内境外的外汇资金,实现资金一体化管理。如企业可在备案额度内,从海外融入低成本的资金,通过资金集中运营,提供给有资金需求的国内企业使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再比如,“走出去”的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国际资金池主账户,归集境外集团成员公司海外冗余资金,加强了自贸区内主办企业作为“总部”概念下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的能力。
“在账户管理功能,跨国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在同一家银行的所有海外分支机构开立的账户信息,包括余额和交易明细等;在流动性上,企业可以同样手动或按一定周期,自动将其境内外下属分支机构账户资金余额上划归集到主账户,或将主账户资金下拨到分支机构账户,以此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上述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表示。
二是集中收付汇和净额轧差,减少企业交易笔数和金额,提升集团全球结算效率。如IBM以自贸区内公司作为主办企业,开展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试点第一个月,即将集团每月800笔的原始跨境交易节省至28笔,预计2015年集团会将每月8000笔的原始交易量减少至50笔左右,节省99%的跨境交易量。自贸区内索尼物流同时开展集中收付和净额轧差结算业务,将1306笔原始跨境交易量缩减到57笔,结算金额也缩减为原来的16%,大大降低了集团财务成本,提高了资金结算效率。
“三合一后的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可以与境外资金往来自由,与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在规定额度内自由划转,从而实现了减少企业交易笔数和金额的功能。”上述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说。
三是为银企在跨境金融方面的全面合作和拓展带来了机遇。截至目前,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在内的16家银行参与了业务试点,各商业银行结合企业个性化业务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方案和系统开发,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结算量、存款、结售汇等方面业务量的提升,并在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服务和系统建设方面帮助银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是推动自贸区内各类总部经济向资金运营总部转型升级。目前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共有包括营运中心、地区总部、亚太营运商等多种形态的各种总部经济企业260家,涵盖贸易、物流、加工、航运、国际采购、融资租赁、服务贸易七大类型,营业收入、税收、进出口总额均占到保税区总量的一半左右。目前260家总部型经济中已经有37家开展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推动自贸区内总部经济的转型升级,从业务运营总部逐步升级为资金运营总部。
“主办这项业务的企业,需在上海自贸区内注册,同时满足外汇局具备真实务需求的要求,三年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即可,备齐相关材料就可以到外汇局备案。相比后来推广的试点地区,上海自贸区对上年度的外汇收支规模并没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说。
来源:自贸区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