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评“一带一路”:播种海外影响力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通过“一带一路”对巴基斯坦的电站、公路、铁路和天然气管道等基建领域投资数百亿美元,较美国过去十三年对该国的投资一半有余。中国还将在巴西进行同样大规模的投资,并考虑建设横跨南美洲大陆的两洋铁路,通过秘鲁的口岸将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与巴西联通。上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更打入了欧洲,匈牙利成为第一个确认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
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通过“一带一路”对巴基斯坦的电站、公路、铁路和天然气管道等基建领域投资数百亿美元,较美国过去十三年对该国的投资一半有余。
中国还将在巴西进行同样大规模的投资,并考虑建设横跨南美洲大陆的两洋铁路,通过秘鲁的口岸将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与巴西联通。
上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更打入了欧洲,匈牙利成为第一个确认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6月6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布达佩斯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王毅在签字仪式后表示,两国应共同努力,推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匈方“向东开放”政策的战略对接。
部分评论家将“一带一路”称作“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反映出中国的霸权地位日益上升。果真如此吗,看看巴克莱银行是如何解读“一带一路”的:
"一带一路"对中国有更深远的意义。对于中国国企而言,其投资回报率(ROIC)正在下降(由于产能过剩,回报递减),现在仅略高于4%,而投资美国国债带来的收益率则更低:
(2007年以来,国企的平均ROE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巴克莱预计,"一带一路"的ROIC约在10-15%之间,较国内投资和美国国债投资显著改善。
此外,"一带一路"的大型基建项目有助于缓解中国的燃眉之急。中国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加之海外需求不振,中国工业产能将处于一个持续过剩的状态。
(中国各行业产能过剩状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望成为中国产能的输出地,因为它们迫切地需要修筑公路、铁路和建设发电站形式的固定资产投资(FAI)。这些国家的基建需求可在短期内刺激中国经济,而且参与其中也可在中期和长期内为中国带来好处。以下是巴克莱的总结:
通过实现“一带一路”规划的各种目标,中国短期、中期和长期都可以受益。许多行业可能从营收增长中获益,而中国如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它们的经济,那么企业还能获得商誉和政治影响力等非货币形式的好处。
短期:缓解产能过剩问题,为中国的资本和消费品创造需求。可帮助平衡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因为“一带一路”的陆路项目主要在中国的中西部。
中期:提升对中国生产资料和更加广泛产品的需求,有效地帮助中国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转型。有助于维持中国出口的增长。
中长期:由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部分贷款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长期:刺激旅游业、文化交流,有利于地缘政治、军事以及贸易的长期合作。有助于改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中国投入“一带一路”基金的那部分外储回报率会增加,外储投资多元化有助于分散风险。可能还有助于缓和与邻国的领土纠纷。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可从三个层面让中国受益。第一,投资那些需要以基建形式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国企的资本回报率,还能缓解产能过剩问题。第二,在新兴市场和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中增强“存在感”,可以提振它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助力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转变。第三,亚投行贷款以人民币结算,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区域内对美元的依赖。
巴克莱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一带一路”将如何缓解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