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展趋势及影响
本文为内部讨论纪要,仅供内部参阅,未经本平台书面同意,请勿转载。文/任杰(中国银行运营控制部);廖慧(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存贷利差不断收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不断降低;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资产端质量承压。在多重因素下,商业银行原有的经
本文为内部讨论纪要,仅供内部参阅,未经本平台书面同意,请勿转载。
文/任杰(中国银行运营控制部);廖慧(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存贷利差不断收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不断降低;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资产端质量承压。在多重因素下,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有哪些变化,从微观角度如何看待,对于货币政策传导会有何种影响等,本期讨论将据此展开。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演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深度启动前,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以规模管理为主,此时负债方主要是公司于零售存款,资产方主要是贷款和债券以及存款准备金等。尽管资产方的贷款和债券分别属于存贷市场和货币债券市场,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同以及二者规模占比差异较大,存贷款市场是压倒性的,货币债券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存贷比要求、存贷款利率上下限要求等,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控制规模以及如何来管理信用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同业、信托、理财和资产管理的兴起、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的不断扩大、主动负债占比的不断提升,银行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资产负债结构上看,同业业务和表内外理财业务异军突起,几年间就在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占据了可观的权重,银行存款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主动负债与利率上浮存款的比重迅速攀升,这些新的资产负债成份的利率大都是市场化的。在新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下,商业银行面对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信用风险,还包括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随着资产负债端的结构更趋复杂,市场风险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进入资产管理时代。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变化特点
在金融脱媒程度加深、资本约束增强等外部压力下,为增加盈利水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及其扩张机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低成本、低资本占用”的同业业务快速增长。一个总体特征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越来越复杂,资产端追求更高收益资产的冲动比较明显(比如传统债券配置减少,高收益的同业资产配置增加等),负债端的成本中枢也在逐步提升(包括流动性负债占比提升、非稳定性负债占比提升等)。
此前华创证券做过一项研究,基于16家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看,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存款、贷款、配置类债券投资等传统业务占比正在下降;同业资产、同业负债等创新业务占比正在上升。
发生以下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以及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资金减少,从而需要商业银行主动增加成本更高的同业负债,同时减少收益更低的债券投资,追逐收益更高的同业资产,最终导致资金利率和债券利率的中枢水平出现上行。
这种情况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也同样出现过,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方呈现“同业资产明显增长,高风险产品配置大幅增加”特点,1973-1993年间,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同业资产占比从3.1%提高至4.6%,现金资产占比从12%降至6.7%。尽管证券类资产总体占比没有明显变化,但其内部配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高风险收益类的债券从占比21.6%增至60.7%,其风险偏好显著增强;负债方呈现“同业负债占比明显上升,存款占比明显下降”特点,1973-1993年间,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同业负债规模大幅增长,占总负债的比例从9.4%提高至14.9%,年平均增速达14.6%,高于存款平均增速6.2个百分点;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则从1973年的87.3%下降到1993年的76.5%。
三.从FTP角度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变化的微观机制
谈到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直观上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定价市场化过程。但从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来看,FTP的作用不小。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ing Transfer Pricing,FTP)最初作为分解银行净利息收入来源的有效手段,至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FTP作为银行各类产品定价基准,不仅是实现精细化定价管理的基础,也是增强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在FTP体系下,对负债业务而言,各业务单元将获得的存款等负债资金来源逐笔存入总行资金中心,外部负债的利息支出是其成本,FTP价格便是其资金收益,二者之差即是该业务单元的净利差收益;对资产业务而言,各业务单元从资金中心逐笔借出资金用于贷款或投资业务,FTP价格是其资金成本,该业务单元所获得的利差收益将等于贷款(投资)的利率(收益率)与FTP价格之间的差价。
FTP包括差额模式和全额模式两种,在差额模式下,分行经营自求平衡,贷存比的高低是决定分行盈利水平的关键。哪家分行争揽的存款多,贷款就多。因此这才出现每到月末、年末等关键时点各家银行的揽储大战。而在全额模式下,贷存比已经不再是制约分行盈利水平的瓶颈,分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存贷款业务。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已实现全额FTP,小部分银行处于差额FTP向全额FTP过渡中。
从功能上讲,FTP除了具有产品定价功能外,还有风险管理功能,比如利率风险、期限错配风险等,均能够体现在FTP内部提供的资金价格上。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谈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个最直观的问题:到底是基础货币的数量调控和基础货币的价格调控途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促使基础货币数量调控效力逐步下降但价格调控效力增强。
此前也做过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从银行贷款渠道角度阐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该文基于21家商业银行七年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对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其中资产负债表的特征是从:总的资本比例水平、存贷比水平、流动性资产占比、融资结构水平四个维度来刻画的。因为是做面板数据分析,最近一两年的同业业务特征只是作为补充说明。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贷款需求的影响作用其次,利率对于银行信贷投放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也考察了资产负债表特征与存款准备金率的交叉效应等。(完)
文章来源:巴门一天一话题纪要整理 2015年5月6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郭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