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网民认为: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袭 中国应做好准备
目前关于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讨论已成为网络上最为热门的经济话题。
留美学者宋鸿兵日前提出,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袭,第二波将以违约危机冲击商业银行体系为主要特征,从而引发大规模信用和债务危机,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将更甚于此前第一波的影响。
宋鸿兵的言论经新华、新浪、搜狐等网站转载后引起网民关注,许多涉及金融海啸第二波的专业文章点击率达到数千次。多数网民对宋鸿兵的观点表示认同,认为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袭,中国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多数网民认为,种种现象表明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袭。网民“厚氏”说,与第一波中“两房”被政府接管、雷曼申请破产保护一样,花旗银行被国有化或申请破产保护,将是第二波危机中的标杆性事件。
花旗集团受坏账和不良资产的重创,近15个月以来已亏损285亿美元。从恶化速度看,花旗在上半年就会出现大问题。因为随着垃圾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基础信贷资产的全面恶化,必然导致基础信贷资产之上的抵押债券等衍生产品全面恶化,并相互作用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导致银行资不抵债。
网民“吴志锋”说,在第二波金融风暴中,美国现有的8000家银行之中可能会有近50%的银行倒闭。当然,美国与中国不同,他们的银行虽然数量庞大,但资产规模都较小。
在这些即将倒闭的银行中,会有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倒闭,大型商业银行的倒闭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将远大于第一波中雷曼兄弟等几大投行的倒闭,因为,他们承担着支付功能。
部分网民对金融海啸第二波将如何深化与蔓延进行了分析。
宋鸿兵认为,美国商业银行一旦国有化,商业银行此前发行的16.7万亿美元金融债将会被调价,这些金融债,现在被美国的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和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他们将面临巨大损失。
除了金融债可能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债、企业债、信用卡债务等也将出现问题,这些债务的总额是25万亿美元。
面对上述窟窿,美国政府唯一的选择是大规模增发国债,仅今年的发债规模就将达到5万亿美元。接下来的问题是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美国国债。
目前全世界外汇储备共有7.6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已经是各种票据,可动用的现金为2万亿到3万亿美元,如果采取发行国债的方式,将会造成美国国债供应量过剩,没有人买得起这些国债,相应的国债价格将下跌,继而美元贬值,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有网民说,事实上,由于美国和西欧消费能力降低,部分出口导向型的中东欧“新兴经济体”货币持续贬值,目前也已出现了违约危机。
中东欧国家在泡沫时期借入的资金许多不是以本国货币结算,而是以欧元、瑞士法郎等其他货币结算,一些西欧经济体尤其是奥地利、瑞士等将会强烈感受到这些债务违约所造成的影响。
奥地利银行向东欧地区的放贷量相当于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瑞士的银行向高风险国家借出900亿美元,相当于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0%。
评级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日前更是发出警告,称西欧所持有的东欧银行股份面临巨大风险。
网民“厚氏”说,金融海啸第二波会给全球带来三大危害:一是金融债券市场崩盘,全球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投资会大大缩水;二是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会使得更大规模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崩盘;三是部分地区会出现挤兑风潮,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雪上加霜生存更加困难。
一位网民说,之前,由于东欧银行购买的美国次贷资产规模有限,所以尚能抵御海啸第一波。
但目前随着全球经济衰退进一步深入,资本外逃现象加大,欧盟提供的帮助也有限,这些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将遭遇金融海啸第二波的冲击。
多数网友赞同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袭,也有部分网民不认同“第二波”的概念和说法,但这些网民也普遍认为,金融海啸远未见底,仍将继续深化和蔓延。
网民“吴建环”说,美国商业银行危机将会加剧信贷紧缩,实体经济活动的合理资金需求将难以满足,金融危机将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失业加剧、消费能力下降;一些国家在经济繁荣时期未曾暴露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将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将给实体经济带来比资本市场更严重的冲击。
网民“谢国忠”、“陈雨露”等不认可金融海啸还存在第二波的判断,但对金融海啸的影响,他们也认为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大的冲击波等在后面;而就在金融危机步步升级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救市方案也在不断升级,中国政府也应密切关注有关动向,未雨绸缪,及时作出调整和应对。
网民:中国应做好应对金融海啸第二波准备
东欧国家出现金融动荡,面临1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韩国、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国家陷入重重债务,受冲击严重;发端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开始从投行蔓延至商业银行,花旗、美国银行很可能被国有化……一系列新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关于金融海啸第二波是否已经到来的激烈争论。
众多网民认为,这些新现象不论是说明金融海啸第二波已经到来,还是说明第一波金融海啸还在持续,中国都很难成为危机中的“安全岛”,相关部门应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美元贬值、贸易保护主义等可能出现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