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一则《华尔街日报》关于中国钢厂在需求增速放缓之际仍然拒绝削减产量,这令世界其他地区的钢厂感到不快的报道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报道称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国内钢铁业却继续维持着原有的生产节奏,导致大量钢材出口至全球市场,促使其他国家的钢铁生产商纷纷寻求政府保护其免受价格下跌的冲击报道。据海关统计,2015年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80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增长62.5%,钢材进口量87万吨,同比下降11.2%,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多国对我国钢材进行“双反”调查及国内出口政策调整,出口钢材企业面临多重困难。
按照历史统计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在春节过后,市场情绪反弹本来是很正常的,但由于之前几个月的订单量持续减少,加之中国钢铁市场此前很不活跃,尽管新订单预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市场对于出口的悲观情绪仍在持续,而且钢铁库存高企也可能会抑制钢铁价格回升至原有水平。可见,年后钢铁行业的回暖恐怕只是“昙花一现”
二、钢铁行业面临多重压力
(一)钢价难寻支撑
自今年1月1日起《环保法》实施,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环保成本进一步上升,钢铁企业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国内钢铁产能也是放缓了脚步。每年3月份,国内钢企都迎来一个需求增长的旺季,但是在过高的产能压力和库存压力之下,国内钢企为了消化库存,展开廉价攻势甚至已经是不计成本地抛售,从这可以看出国内钢企为了扩大销路已经是在割肉,而这样的甩卖导致的就是钢价依然难寻支撑。数据显示,上个月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3.6,较1月末下跌了1.5%。钢价的支撑点就是国内和国外的钢材消化速度,现在铁矿石价格仍然有下探的趋势,已经跌破60美元,钢材成本比较低,所以钢企的盈利在未来有一个好的预期,不过由于国内钢材出口过于急功近利,将来很容易受到海外钢企的联合抵制。
(二)贸易摩擦频现出口难度大
自2014年10月以来,我国钢材出口不断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和钢制品反倾销调查,10余个国家地区对我国钢材产品发起贸易调查近30起。2015年1月8日,美国商务部对华不可锻铸铁管附件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初裁,中国普遍为75.50%。1月15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裁决,对来自中国、韩国和土耳其进口的螺纹钢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中国反倾销税率普遍为41%,反补贴税为89.71加元/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出口的不可锻铸铁管附件、螺纹钢等产品已接连受到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双反”调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三)产能过剩价格回升空间小
国际钢铁市场不容乐观,致使我国钢铁需求紧缩。2015年全球新增粗钢产能预计为4000万吨,而新增粗钢需求仅为2300万-28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2015年以来全球钢材价格一路下跌,1月份美国中西部钢厂的热卷均价已经跌破每吨600美元,创2013年6月以来的新低。欧洲各大钢厂与汽车制造商关于2015年度的汽车板价格谈判已结束,合同价下跌每吨15欧元至30欧元,此消息将进一步拖累钢铁市场。国内钢材价格也是跌跌不休,钢坯悬于每吨2000元的关口,螺纹钢报价每吨2500元,与高价时的每吨5000元相比,价格已被腰斩。
(四)取消出口退税短期影响大
出口税收一直是钢铁企业的硬伤,取消出口退税才会给企业形成扶持。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生产过程存在污染的含硼钢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目前国内出口的含硼钢材大约占总出口量的40%左右,而添加硼元素的吨钢成本极其低廉,用10元至20元左右成本即可换取300元左右的出口退税,这使得我国出口报价比其他国家低20美元至40美元。而取消退税后,我国含硼钢制品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预计2015年一季度的钢铁出口量将大幅缩减20%至30%。在取消退税同时国家没有出台鼓励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出口相关政策或措施,也没有缓冲期,短期内对钢材市场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专家帮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日前,厦门检验检疫局举行厦门检区WTO/TBT-SPS评议专家受聘仪式,引入多位专家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TBT和SPS都是非关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也被认为是最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所幸,WTO赋予成员国对这些技术壁垒进行评议的权利,通过与其他国家“讲价”,有望减缓或破除技术壁垒。此次聘请的专家中,除了质检系统的专家外,也有来自企业的专家。他们将丰富厦门检区咨询评议专家的专业领域范围,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为检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指导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技术从而博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提供了支持。
(二)扩内需仍是王道
2015年我国钢铁工业遭受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限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预计3月份钢材出口将有所回落。国内钢材出口被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抑制,已经是屡见不鲜,我国钢材有价格优势,在国外寻找需求方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同时,出口被限制不能作为钢企消化产能不力的借口,出口虽是拉动钢材消费的一架马车,但是出口的钢材与国内钢材的产能相比仍然只是少数,中国钢铁产能的消化指望出口是不现实的,扩大内需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