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银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5年,全球经济仍然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在步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缓中趋稳态势,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文/赵志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
2015年,全球经济仍然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在步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缓中趋稳态势,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国际经济金融呈现三大趋势
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加大。一是经济和政策继续分化,面临“新平庸”风险。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固回升态势,2015年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欧元区经济增长低迷,通缩风险较大,预计会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日本经济积重难返,不排除再次陷入衰退可能。主要新兴经济体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借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法,全球经济面临长期低增长的“新平庸”风险。二是美元可能中期走强,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影响,美元持续走强。1月16日,美元指数达93.27,创近10年来的新高。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汇率长期走势的逆转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下跌,转入熊市的可能性较大。去年底以来,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下跌,持续10多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出现转折。从中期来看,在全球需求减弱的带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转入熊市。
国内经济金融呈现六大新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总体来看,国内经济与金融将呈现六大新特征。一是经济增长惯性下跌,仍在探底过程中。2014年,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放缓,全年GDP增长7.4%,明显低于前10年10.2%的增速。市场普遍预计,2015年GDP增速可能会继续下探。二是增长动能转换,产业辞旧迎新。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第三产业的增速已经连续两年高于第二产业,其占比也高于第二产业,并逐步提升。展望2015年,预计产业发展将继续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传统产业依旧承压,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主体发展将继续加快。三是物价水平继续走低,通缩压力加大。从CPI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加之2015年翘尾因素相对较低,预计2015年CPI增幅约为1.6%。从PPI来看,受需求不振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2015年PPI仍然难以走出通缩状态。四是财政政策更有力度,增长导向更加突出。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把稳定经济增长列为首要任务。2015年积极财政政策将更有力度,赤字率由2014年的2.1%提高到2.3%,赤字规模约为1.62万亿元,增加2700亿元,预计政府会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五是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总体偏宽松。为了营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预计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调控方式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预计全年可能降准1~2次,降息的概率也较大。六是利率中枢继续走低,但降幅有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预计市场利率中枢会继续走低。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利率下降空间有限。
2015年银行业发展展望
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也将呈现新的特点。一是负债难度加大,银行加大主动负债力度。受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银行业负债难度日益增大,多家银行主动加强负债能力建设。从境内看,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发展同业存单,预计2015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会进一步加大。从境外看,多家银行建立海外筹资中心或全球中票计划,实现主动负债的常态化。二是不良贷款反弹常态化,核销力度加大。截至2014年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连续10个季度上升,预计2015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将延续2014年的双升趋势。为了盘活存量信贷资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三是金融市场深化,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呈现投行化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脱媒进一步深化、资本监管日趋严格,商业银行加快推动公司业务投行化,实现由“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的转型升级。四是金融监管更加规范,银行经营自主权增加。一方面,存贷比口径进一步放松。去年6月底,银监会小幅调整了存贷比的分子分母计算范围。11月底,央行又调整了银行存贷款统计口径。预计这些措施的实行将进一步提升银行的资产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银行主动负债能力,预计大额可转让存单将推广至一般个人和企业。(完)
文章来源:《中国邮政报》2015年2月5日第4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