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构迎来最好的时代
一场名为“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产业及资本,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互联网正在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资本流向和估值方法,更是人心,这是重构的三次方,将重构出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华泰证券认为:注册制落地前后,A股或将逐渐迈入第二阶段,以定性化的VC估值方式,通过市场
一场名为“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产业及资本,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互联网正在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资本流向和估值方法,更是人心,这是重构的三次方,将重构出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华泰证券认为:
注册制落地前后,A 股或将逐渐迈入第二阶段,以定性化的 VC 估值方式,通过市场空间、企业卡位、管理团队三个维度进行公司筛选出明日龙头,坚定买入,长期持有会享受 10 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产业重构:全民创业潮的背后逻辑
创业潮背后的产业逻辑就是正由第一代向第二代重构的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的市场空间将是第一代的几十倍。第一代互联网是线上直接创造商业价值,其增长空间取决于其变现手段的增长空间,如广告市场大小,游戏市场大小。这些领域的增长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增长只是线性的,加起来预估产值万亿。而第二代互联网,面对的是每一个即将深入的万亿级市场,合起来会是十几、几十个万亿市场的叠加。
高集中度行业将迎互联网破坏式创新
部分行业,如黑电、零售,原有企业优秀,行业集中度高(龙头占据 15%以上份额),领先者享受了渠道垄断、品牌溢价,行业内公司没有动力破坏现有平衡。
这类行业中,原行业内企业如参与变革,则总会面临“左右互博”的尴尬境地,难以成功;而对产业有了解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历史包袱,反而更易成功。而经过一轮对传统厂商的收割之后,在传统产业站稳脚跟的互联网公司会形成更高的垄断,传统产业数据的积累甚至会使这些新龙头有机会往第二代互联网的上升模式发展。
“心塞行业”原有领先者将获得更大机会
原有服务痛点多,信息不透明,缺乏信用体系,或存在政策限制,导致整个行业发展不成熟,行业集中度低。这类行业我们称之为“心塞行业”,比较典型的有装修、金融、汽车后服务、教育等。
其首要需求是利用互联网改善原有行业痛点,这时能胜出的企业往往是原有行业的领先者。这类企业在传统领域耕耘多年,对行业痛点充分了解,线下地推强大,后端能力强,辅以互联网的加成,将获得更大机会。如果说原先传统领域的客观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做大,现在优秀的管理团队+优势资金卡位+互联网会使得企业能量指数级放大。
第二代互联网中,互联网已不再如第一代一样作为行业主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能力、能量附加于传统产业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企业学习互联网的成本会低于互联网企业学习传统产业规律的成本。
资本重构:良性泡沫刺激创新
过去 10 年,中国产业资本主要沉淀在以房地产为主的传统行业,目前产业资本焦急寻找新的出口;而重构中的互联网,符合产业发展趋势,长期具备确定性,资本一见钟情。因此,10年沉淀的产业资本财富正大规模向新经济(互联网)转移。
与美国当时的情况不同,此刻中国资本与互联网同步成长。国内很多互联网子领域的商业模式相对清晰,资本涌入速度、资本累积速度与互联网所处状态相对应。资本市场只会产生适量的良性泡沫,而这些资本衍生的造富效应,也将是催生下一轮创新以及新经济的催化剂。
估值重构:带来三阶段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对互联网“泡沫破裂 ”的担忧情绪开始悄悄生长,技术层面中短期或许会出现波动,但长期看,最前瞻的资本将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的牛市盛宴。
第一阶段:抢筹码,互联网标的稀缺供给无法满足资本炽热的追逐需求,标的普涨,板块狂欢。
尽管本轮狂欢源起于部分资质平平的公司宣告触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随着注册制等资本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一批真正“穿鞋的好孩子”将纷纷选择登陆或回归 A 股市场。
第二阶段:主要矛盾在于互联网龙头价值被低估而 200 亿人民币市值以下小市值公司被高估;主要投资机会在于挖掘被“100 亿美元市值魔咒”桎梏的互联网低估龙头。
伴随注册制的实施,以及优质的美股公司/未上市公司拆红筹及回归 A 股,A 股的互联网优质标的大量增多,“ 池子大了水就会下沉 ”,互联网板块可能会面临一波整体的回调。回调过程中市场会面临一定的恐慌并形成估值矛盾——100 亿美金级互联网龙头公司被低估,200 亿人民币以下触网小公司被高估的矛盾。在此阶段,我们需要采用符合长期发展逻辑的 VC 化估值方法,筛选存在广阔市场空间、具备较大发展确定性的龙头公司果断介入,这将是把握第二阶段投资红利的最佳方式。
华泰证券认为:
互联网投资的第二阶段有望在 2015-2016 年渐入高潮,新标的此起彼伏,大量 A 股互联网公司将打破 100 亿美金市值魔咒,并出现亚马逊这类不盈利的大市值公司。
第三阶段:曾经的创新企业变得“传统”而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估值达成一致预期。在此阶段 PS 和 PEG 等相对估值方法开始变得有效;市场渗透率、 营业收入、用户数、ARPU 等指标能够帮助衡量企业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