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张荧:抢占人民币国际化先机
2015-03-22 21:564617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家外资银行,德意志银行又会如何利用迎面而来的机遇,该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大中国区产品管理总监张荧向本报记者交流了一些观点。
近年来,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幅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涉及跨境人民币的政策,使得企业有更多机会对其日常跨境收支和跨境资金融通进行优化。近日在上海结束的华交会上,作为今年特邀参展机构的德意志银行将人民币相关业务作为其重点展示项目,通过分享多项成功的实际案例,以吸引全球贸易企业更多关注。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家外资银行,德意志银行又会如何利用迎面而来的机遇,该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大中国区产品管理总监张荧向本报记者交流了一些观点。
《上海金融报》:政策支持可以说是去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您觉得过去一年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拓展获得了哪些关键性的政策红利?
张荧:去年对我们而言,是比较令人振奋的一年。特别在人民币这个领域,人民银行推出了很多人民币跨境的新政策,比如2014年2月人民银行先在上海自贸区开始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到11月份将自贸区的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复制。
在整个过程当中,主要跟人民币相关的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进一步放宽了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运营。不管是自贸区还是去年11月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新项目,都是给客户特别是跨国集团企业资金运转创造了更大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是进一步放开了资本项下的运营,特别是融资类人民币进出现金流,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业务创新就是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的开启。
《上海金融报》:在此背景下,德意志银行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人民币创新业务?
张荧:德意志银行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已成功完成了多项实际案例,涵盖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简化、上海自贸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和融资等业务。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是自贸区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该业务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去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银总部发[2014]22号),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首次提到区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开展集团内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德意志银行在第一时间将此次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政策精神、要求及初步设计方案分享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后,多家企业均展现了强烈的参与兴趣,其中某生产型跨国企业成为我们该项业务的首批客户。
之后德意志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结合政策要求,利用我行全球流动资金管理系统,完善的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为该企业提供了自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方案。目前,该企业的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运行良好,双向扫款规模也与日俱增。
《上海金融报》:政策的不断放宽,除了给德意志银行提供了一些业务发展机遇之外,是否也是一种挑战?
张荧:以前传统银行只是帮客户做一些交易,而随着政策的放宽,特别是在当下这个过渡期间,我觉得银行对政策的掌握,是客户比较关注的一个业务层面。比如包括是不是能够及时的向客户提供最新的消息,在新政策出来之后,是不是后台的系统、后台的运作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出现,提供配套的产品,这个对客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主要考量银行伙伴的标准。
其实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虽然德意志银行系统是一个全球系统,但也做了很多的本土化工作,原有设计还是比较符合中国本身的传统业务。当然我们的全球系统也是一个天然优势。德意志银行一些成熟的海外系统,可以很快为国内业务服务,实施新业务。除了系统的匹配以外,还需要我们有一个非常了解中国市场的团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把新的需求融入到我们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中去,支持企业的财务需求。
《上海金融报》:从市场观察来看,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荧:客户从自己的财务管理,或者说资金管理角度来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刚开始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最初动机可能比较单纯,主要是集中管理整个集团的外汇敞口,会把公司间的付款都转成人民币。但事实上当人民币流出去,流到海外的资金中心之后,还是很快就会转成欧元或者美元。
但是慢慢的这几年我们也观察到,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开始转变了。企业开始真的把人民币作为资金管理的货币。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不再马上将流出去的人民币转换成另外一种货币了,而是选择持有人民币。
我觉得这代表人民币至少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预期,就是作为一个贸易项下结算货币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企业资金管理的货币。很多企业对中国的业务都是双向的,既有收又有付,所以对企业来说,持有人民币就实现了一个天然的避险功能,它不需要去考虑,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风险。
《上海金融报》:这种变化的推动力,是不是来自于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海外人民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等市场环境的改变?
张荧:我觉得这个是多方面的原因,你刚刚讲的,我也同意,就是包括人民币本身地位的提升。还有一个就是海外的人民币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另外一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在于中国经济本身地位的提升,因为当全球其它地方的经济跟中国经济联动越来越多时,人民币被需要的程度和它的重要性就会随之提高。
《上海金融报》:年前有两家外资行正式开启自贸区FT账户业务,德意志银行目前在这方面进展如何?
张荧:德意志银行在自贸区也有支行,关于FT账户业务的筹备工作,我们也在紧密进行中。FT账户开启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开展兑换方面的业务,包括本外币的可兑换,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些会先在FT账户下面进行一个试点,以保证其能够在一个风险相对可控的环境当中去做。我们在FT账户上面的准备已经比较成熟,IT运作进入尾声,目前应该是一个只欠东风的状态。当看到FT账户不断有新政策落地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带给我们的目标客户增值服务,我们就会把相关的产品隆重推出来。
《上海金融报》: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会给银行人民币业务开展造成压力吗?贵行会如何调整?
张荧:应该还是机会大过挑战,因为人民币未来还是处于一个双向波动的状态。总体来说,人民币还是会跟美元保持一个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整体大的利好背景应该还是不会改变的,包括中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有助于缓解一些相关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
德意志银行的战略以及对客户的定位服务都不会有大的变化。从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的预期来讲,中国经济发展拥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怎么样围绕整个人民币的国际化来开展业务。我相信今年陆续还会有很多新的政策出台,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跟着这些落地的政策做,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抢占市场先机,有效利用业务创新机会,帮助客户提高他们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效率。
《上海金融报》:市场认为“一带一路”等新政将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您如何看待它之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意义?贵行会做哪些准备?
张荧:“一带一路”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以后,我们银行内部就重点研究过这一块。对于国家提出的这个方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扶持的政策,可以鼓励中国的企业在这个经济区域里面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本土企业走出去;此外通过资本的输出,也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加快转型。
人民币本身作为一个中国货币要走向世界,需要有一个载体,不是说钱简单的流出去了。现在有“一带一路”这样的新思路,通过它人民币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为一个工具,或者说作为一个手段,帮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国际货币市场中,“一带一路”中涉及到的中亚区域,以前还是以使用美元为主的。实际上美元既不是我们中国的货币,也不是它所在区域这些国家的货币。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的中资企业客户群有真正走出去的需求,我们也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多以人民币为主要货币的相关产品。这对银行的创新要求是全方位的,因为对客户来讲,当他选择一家银行的时候会全面考量,包括银行的信息管理、贸易融资、利率或汇率衍生产品,其实都是客户要考量的。
《上海金融报》:您觉得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哪些机遇?
张荧: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随着进一步的政策放宽,特别是在资本项下的这些新政策放宽,会有很多新的融资机会。这会帮助客户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包括提高他们整个集团的人民币流动性,为改善整个集团资金的利用率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随之而来的,对银行来讲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推出更多自动化高效的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方案,来帮助客户掌握这个时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抓住整个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机会,协助客户占得先机,能够尽早的享受到这样一个新政策带来的优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