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FOMC会议记录曝光 美联储五年前那场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
中美关系可谓是当前最重要、最为利益交织的经济关系。在外交场合里,大国外交相敬如宾,但关上门后对彼此的评价似乎更为“真情流露”。近日,美联储公布了2009年全年长达1800页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记录(transcripts),较往年的会议记录来说,这一年对中国的讨论尤为密集。这份记录显示了美国当时的“纠结”:既感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又担忧未来将滋生风险。
中美关系可谓是当前最重要、最为利益交织的经济关系。在外交场合里,大国外交相敬如宾,但关上门后对彼此的评价似乎更为“真情流露”。
近日,美联储公布了2009年全年长达1800页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记录(transcripts),较往年的会议记录来说,这一年对中国的讨论尤为密集。这份记录显示了美国当时的“纠结”:既感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又担忧未来将滋生风险。
就中国目前形势而言,美联储当年似乎低估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实力。中国预计仍将在2015年保持7%的经济增速,相较之下,美国经济增速约3%,欧元区则面临通缩风险,而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仍然堪忧。
美联储的FOMC,其主要使命在于决定美国货币政策。按照美联储惯例,每年FOMC都会在华盛顿举行8次会议,时间不定,不过日程表会预先发布。FOMC会议纪要(minutes)一般在会议结束后三周公布,但完整记录通常在5年后公布。这份记录将“完整”的定义演绎到极致,因为与会发言者的每一次笑声(laughter)都会被白纸黑字地记录在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欧美等发达国家黯然失色,因此各国内需大幅减弱,而这对向来以出口驱动经济的中国而言压力骤增。因此,中国开始强调结构性改革,即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从上述记录来看,美国当时对此表示支持,但仍质疑中国实现转型的能力。
“我们(美国)真正需要的是全球需求再平衡,以使得美国拥有更强劲的外需。”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BenBernanke)在2009年4月28~29日的FOMC会议中说道。
《金融时报》指出,当年与会成员最为担心的是,中国太过依赖于欧美经济的复苏,希望以他国复苏带动中国本国出口渡过难关。
到了2009年8月的FOMC会议,伯南克的语调似乎变得更为乐观,“我认为中国对于长期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的态度更为认真了”。
其实,美联储行动聚焦其本国利益的特点在2008年会议记录中更是体现无遗。记录显示,金融危机期间,那些受到美联储美元互换协议恩惠的发展中经济体都是经过谨慎选择的,其中有巴西、韩国、墨西哥和新加坡,这些国家都与美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虽然会议纪要对于要求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一笔带过,但从语境和其他信息判断,显然有不少国家曾提出这一要求。
在2009年FOMC会议记录中,美联储官员还对于中国经济当时复苏势头之快表示惊叹,但同时也对中国信贷扩张表示了担忧。这显然是当年无法避免的话题。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中国政府于同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估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2009年4月的FOMC会议上,与会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因为刺激政策而反弹;到了同年8月,他们惊叹中国经济的反弹“一鸣惊人”(blockbusterrebound)。
根据2009年8月11日~12日的FOMC会议记录,花旗银行经济学家席兹(NathanSheets)指出:“二季度中国GDP年化增速约为18.5%,这主要是由财政刺激措施和加速增长的银行信贷所带来。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前6个月的银行信贷增量相当于中国年均GDP增量的25%。”
但席兹当时也明确表示了其担忧:“我感觉(中国)银行业系统存在风险。”他认为中国未来或将难以将信贷有效、合理地配置。不过,他也认为,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资源解决这些银行部门问题,这可能并不构成中国或世界经济的头等问题。
此外,不少官员指出,中国经济反弹似乎速度过快。其中,伯南克的措辞显得谨慎得多——“中国增长似乎强于其他亚洲国家,但可能并非像其官方数据显示的那么强劲。”
有趣的是,每一场FOMC都不乏笑声。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4月会议上一共出现了45次笑声(laughter),8月会议共出现了24次,9月会议则共出现了35次。在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时,或许也是这种幽默感帮助美国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2008年,时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耶伦有一则笑话正广为流传,这有关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在左边,没有什么是对的(right,这个词也有“右边”的意思),而在右边,没有什么东西剩下了(left,这个词也有“左边”的意思)”。
回顾历年会议记录,每一次都不乏看点。2006年是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与现任主席伯南克交接的一年,也是美国房价开始下跌的一年。全年共8次会议记录显示伯南克和他大部分同事未能对房价下跌的严重性足够重视,预测当时仍然强劲的美国经济将面临一次“软着陆”。
此外,2013年公布的2007年FOMC会议记录也为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加分不少。对比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会议记录,可以显示包括伯南克在内的多位官员低估了次贷危机的后果。2007年,美联储一直将通胀作为最主要的风险,导致应对危机行动迟缓。不过,也有少数官员很早就提出警告并呼吁采取大胆行动,包括时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耶伦,以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罗森格伦,实践证明这些鸽派官员当年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相比鹰派官员误差更小。也正因如此,耶伦在上任前受到各界瞩目。
上述会议记录是美国政府官方首次披露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的决策内幕,因此一经发布便受到极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在当时出席会议的美联储官员现在仍然在任,因此这对于研究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具有借鉴意义。
美联储会议的“笑声”
担忧中国银行业风险
“中国经济再平衡”曾引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