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跷跷板”上玩跳水
时隔12年,美元指数于北京时间3月12日12时再度“摸百”,最高探至100.066点。美元指数不仅是重要的货币指标,也是大宗商品市场重要的风向标,美元指数与原油、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商品市场昨日表现仍较为强势,但是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美元指数上涨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美国实体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同时也会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产生抑制作用。
时隔12年,美元指数于北京时间3月12日12时再度“摸百”,最高探至100.066点。美元指数不仅是重要的货币指标,也是大宗商品市场重要的风向标,美元指数与原油、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一直备受关注。
虽然商品市场昨日表现仍较为强势,但是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美元指数上涨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美国实体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同时也会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产生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美元指数上涨对股指期货偏多,但对商品期货偏空。后市如果美元指数站上百点,大宗商品或将出现下挫行情。
美元指数连续上涨八个月
美元指数自2014年7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收高。自79.86点升至100.06点,累计升幅达25%。这一切都源于美联储2015年中升息的预期和其他央行的宽松大战。
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一项综合指标,由美元对六个主要国际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汇率经过加权几何平均数计算获得。在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指数开始被选作参照点。那时美元指数是100点。
3月以来,美元指数上涨速度似有加快,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月累计涨幅已经达到4.02%,而上个月累计涨幅仅为0.58%。分析人士表示,美元指数加速上攻的原因是美联储升息预期持续升温。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鉴于就业市场快速改善,美联储结束近零利率政策已经超时了,有必要“现在或者很快”开始加息。布拉德表示,预计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反弹,失业率已经跌至美联储估计的长期水平;扣除油价影响,通胀率也并非那么远低于目标。“美国第一季经济有点疲软,第二季就可能反弹回来,就像去年那样。”
事实上,上周五(3月6日)的非农数据就令美元的升势进入一波高潮。美国劳工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9.5万人,远超出预期的增加23.5万人,同时2月失业率降至5.5%,创7年新低。
货币大战仍然持续
相比美联储即将到来的紧缩操作,其他央行则是大打“宽松牌”。欧洲央行(ECB)本周启动1万亿欧元购债计划。该购债计划已令欧元区许多国债的收益率在负值区间进一步下滑,部分国债收益率触及纪录低位。30年期德债收益率目前低于两年期美债收益率。
另外,加拿大央行(BOC)早在1月初便将商业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0.75%。澳洲联储(RBA)在2月步加拿大央行后尘,如市场预期般作出降息25个基点的决定,将维持基准利率下调至2.25%。
从2008年之后,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央行都在不断“放水”,美联储甚至祭出多轮货币宽松政策(QE)。货币宽松政策,被各国央行认为是刺激低迷经济的一剂良药,但也被很多金融人士形容为“兴奋剂”或者“鸦片”。尽管美联储已决定“停药”,并且进入货币政策常态化,但全球其他央行似乎已经对货币宽松“上瘾”。
商品市场整体利空
货币的浑水搅动了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一般认为,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计价货币上面,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其凌厉的飙升直接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其他非美货币的贬值更加促进美元强势。这就形成了非美国家QE,导致其货币贬值,进而促使美元升值,最终使大宗商品价格承压的“循环链”。
一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战争目前表现为,除美元以外其他经济体货币竞相贬值。国际原油、铜和其他商品价格都会出现明显的抑制。除了一些基本面有所改善的品种,如铅锌、白糖和棉花抗跌以外,货币贬值对其他商品价格几乎都面临下行压力。
比如对大宗商品市场龙头品种——原油来说,一些原油分析师就表示,美国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以及欧洲央行在本月开始实施QE措施推动美元指数持续攀升,周三盘中一度突破100点关口,并达到近12年来新高,对油价来说意味着长期的压制。
“美元指数冲破100点,创下中长期历史新高,无疑对商品市场构成整体利空压制作用,一旦美联储加息落实,美元指数则可能涨势减弱,商品虽然可能短线反弹,但反转仍需等待。”兴证期货高级研究员施海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