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证券化操作的5个阶段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具体运作程序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确定合适的应收账款。最后,以证券发行收入支付购买证券化应收账款的价款,以证券化应收账款产生的现金流入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内涵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公司快速发展的重大瓶颈,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会增加公司的持有成本,若处理不当会变成呆账坏账,因此如何盘活应收账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将应收账款证券化, 企业不必等应收账款到期就可将其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 盘活了企业的资产, 减少了这些持有成本。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指发起人把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经过结构性重组形成一个资产集合,通过信用增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技术出售给一个远离产品的特别目的的载体(SPV),由SPV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包括三个主要交易主体:发起人、特定目的的载体和投资人,投资银行把这三个交易主体组织起来,设计成一个合法、风险可控和严谨的交易结构,从而保证融资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将自己拥有的特定资产卖给特定目的的载体,特定目的的载体获得的资产担保证券,并凭借对该资产的所有权来确保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了该资产的所有权,发行以该资产的预期现金收入流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优点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实质是企业将未来现金流量收益权设计成合法的产品转让给投资者,让与一部分利益给投资者,企业先取得现金。在国际上,证券化的应收账款已经覆盖了汽车应收款、信用卡应收款、租赁应收款、航空应收款、高速公路收费等极为广泛的领域。
我国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壮大以及对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尤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新型融资工具应该加以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能够满足企业不同期限的融资需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融资的风险和收益方面相对于股权和债权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融资规模较大时,它的融资成本往往是最低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新型的融资模式,具有以下的优点:
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经济形势下,经济不景气,银根收紧,企业融资比较难,并且各种融资方式,投资者关注的都是考察企业的整体资信能力和担保方式,而不以企业特定资产质量为融资的条件,导致很多企业融资困难,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式是不需要抵押物,是以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作为融资条件,只要企业投入的应收账款到期保证能收回,便可以证券化的方式获取投资者投入现金,而将企业整体资信能力置于次要地位,不占用企业的其他融资资源。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与资产的比重相当大,那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占用越多,机会成本和持有成本就会越高。将应收账款证券化,能有效地加快应收账款变现,及时投入运营,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3、降低企业风险。应收账款证券化后出售给投资者,企业提前收回债权,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同时应收账款卖给了别人,即使企业破产清算,已出售应收账款也不会被列入清算资产的范围,这种“破产融离”安排是资产证券化“风险融离”机制的一种,也是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企业也实现了应收账款回收上风险的转移。
4、能有效降低融资费用。应收账款证券化成本主要包括:一是中介机构的成本,即企业为实施证券化所发生的调查、研究以及支付给投行、会计师、律师等中介结构的成本;二是折扣成本,即企业向特殊载体出售应收账款时,资产账面价值与售价的差额,用于支付利息、信用增级、证券发行等费用;三是纳税成本,包括印花税、可能的预提税等。一般,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证券化资产的质量、规模、期限、信用等级和市场条件等因素。
5、减少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需要大量的人员和精力,企业安排专业的人跟踪,办公场所和工资是个不小的数目,若将应收账款证券化则可以免去对应收账款的跟踪、追缴之苦,减少坏账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利于优化财务结构,充分利用资产和优化公司投资组合。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运作的模式和程序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为发起人、投资银行、律师、信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和投资者等。发起人提供有质量的应收账款标的,投资银行主导,律师负责结构设计和出具法律意见,各机构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增级机构对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证券发行是否成功和发行成本的大小;信托机构则通过特设托收账户对证券化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管理,并根据证券化的委托协议负责向投资者清偿本金和利息。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具体运作程序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确定合适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应收账款,并非任何应收账款都适宜证券化。可用于证券化的应收账款应具备以下特征:有一定可预见的现金流入量;从应收账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应足以支付抵押证券的利息支出;具有抵押价值和清偿价值;还款条件明确。
2、组建证券化载体(特定目的载体),实现真实销售。特殊目的载体有时可以由原始权益人设立,但它是一个以应收账款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信托实体,只从事单一的业务:购买证券化应收账款,整合应收权益,并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它在法律上完全独立于原始资产持有人,不受发起人破产与否的影响,其全部收入来自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发行。为降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成本,一般都设在免税国家和地区。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内部评级。为完善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交易结构,需要同原始权益人一起与托管银行签订托管合同,必要时要与银行达成提供流动性支撑的周转协议。之后,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审查各种合同和文件的合法性及有效性,对交易结构和应收账款支持证券进行考核评价,给出内部评级结果。一般而言,此时的评级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很难吸引投资者。
4、信用提高。在证券的发行中,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偿付依赖于被证券化的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未来的现金流入顺利实现,这对投资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破产隔离。通过剔除原始权益人的信用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提高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对优先证券支付本息优于次级证券,付清优先证券本息之前仅对次级证券付息,付清优先证券本息之后再对次级证券还本。这样降低了优先证券的信用风险,提高了它的信用等级;金融担保。由另一家信用良好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并由应收账款出让方给予证券回购承诺,即一旦证券到期而本息得不到及时支付,应由担保方或应收账款出售方代为支付,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5、证券评级与销售。信用提高后,发行人还需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应收账款支持证券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告,然后由证券承销商负责承销。发行完毕后,可在交易所或场外挂牌上市,在二级市场流通。最后,以证券发行收入支付购买证券化应收账款的价款,以证券化应收账款产生的现金流入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