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开始显现,中企海外投资该调整战略了
中国走出去按|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这代表一个新格局将要显现,而中国企业将直面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国目前已是第一贸易大国,未来的发展面临必须转型的客观要求,让中国走出去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
新格局开始显现,中企海外投资该调整战略了
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这代表一个新格局将要显现,而中国企业将直面一个更大的世界。
中国的对外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我国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是净流入的状态结束了。从历史来看,净流入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多一些。目前,中国是一个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国,一方面流入增加了,另一方面流出也增加了,这样双向的配置,选择面也宽了,展现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
中国目前已是第一贸易大国,未来的发展面临必须转型的客观要求,让中国走出去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对外投资有三种。一是获取资源,二是基础设施,三是进入到当地市场,在当地投资,克服一些壁垒、进入壁垒。
中国的对外投资趋于多元化,目前涵盖了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展望未来的投资大环境,除能源矿产领域继续成为投资热点之外,农业领域跨国并购或将成为接下来的重头戏。
2014年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农业投资环境利好,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赴澳投资。除澳洲以外,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并购新加坡来宝农业公司和以12.9亿美元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成为迄今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大动作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林毅夫表示需要关注两种新的对外投资。
首先是获取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到海外通过并购或购买专利的方式,把技术引进来,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近几年,受2008年国际金融的影响,欧美许多传统经济大国经济比较疲软,虽有不同声音,但是各国纷纷从政策上摆出了欢迎外国投资的姿态,这其中甚至包括中国以获得技术为主的直接投资。
此外,目前的中国,由于国内工资的持续上涨,传统上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会向外转移。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往发展中国家转移时,可能会带来全世界一个新的工业化的浪潮。中国企业应该思考和把握其中的机会。
把瓶颈揪出来
中国的企业在很多国家确实还面临着歧视性待遇。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敏感行业,美国的敏感行业比如说金融。中企需要在出手之前摸清情况,而不能用“兵来将挡”的老思路来解决问题。
另外,中国企业出去的时候是个后来者,尤其在一些领域上上,好的资源已经被别人拿走了,不得不去那些高风险的地方,这点要懂得权衡。
一个很多企业想要逃避的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在国内,守规矩的企业在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要被挤出去,所以要想生存也得跟着不守规矩。养成这样的观念了,可是在做海外投资的时候,东道国才不会容忍不规范的行为。就像是重给孩子立规矩,需要经过一个不舒服的过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规范的商业行为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老外视角看中国海外投资
以美国为例,最大的困难是美国投资人有时候不是很理解中国企业,企业财务报表透明度方面做得有些欠缺。给中国企业的建议是,应该进行阶段性鼓励,让股东认为投资某公司确实是有收益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证公司是在一个有效的、正确的团队领导之下;做的很多交易,例如购买资产,应充分披露,让投资人看明白。
中国企业有个习惯,就是CEO一人决定所有事情。并购企业要用专业人员,要相信不同的人。海外投资在很多方面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其次,建议要到现场考察。最后,像老外在中国面临的情形一样,如何沟通是门技巧,扫清语言文化上的障碍对于推进并购很重要。
转自:中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