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年发生在香港5大有影响力的商业事件

2015-01-04 15:21 528

李嘉诚近两年陆续开始整合旗下资产,此前均为剥离非核心业务,而今年大手笔出售港灯和屈臣氏一反过去几年的规律。李嘉诚出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令“撤资”的说法挥之不去,但他强调“做生意买卖很正常”,可以预见在2015年,李嘉诚商业帝国将会继续上演资产整合大戏。

  李嘉诚近两年陆续开始整合旗下资产,此前均为剥离非核心业务,而今年大手笔出售港灯和屈臣氏一反过去几年的规律。在2014年的末尾,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上市了。凭借288亿港元的集资额,荣登今年最大规模IPO。

  沪港通起航

  事件:

  2014年4月博鳌论坛期间,李克强总理突然宣布,将建立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半年后落地,这个消息令市场吃惊,但也更加兴奋。在随后的半年里,沪港通相关的信息成了整个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为配合沪港通,香港金管局也宣布,11月17日起取消香港居民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限额。

  评语:

  有了沪港通机制,内地散户可以直接通过内地券商买卖香港股票,更重要的是海外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可以透过香港券商直接买卖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这打破了过去只能透过QFII或者RQFII额度投资A股的局面,令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再进一步,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虽然沪港通开通初期并未涌现机构哄抢的局面,但大势所趋,未来必将有更多长线投资的外资机构通过沪港通配置A股股份。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也指日可待。

  香港展开同股不同权公众咨询

  事件:

  因阿里巴巴想赴港上市而引发的同股不同权大讨论并未因为阿里最终选择了纽交所而停止。2014年6月,香港特首梁振英成立的智囊机构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针对同股不同权的研究报告,为改革写下背书。港交所在8月底终于发布了公众咨询的概念文件,征求社会各界对改革同股同权制度的建议,咨询时间在11月底结束。

  评语:

  如果要实行同股不同权,意味着要改革香港自1989年开始实行的同股同权的做法,而这背后又牵扯改革《上市条例》,甚至是法律条文的问题,更涉及香港广大的上市公司股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上到特首梁振英,下至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或许都期望通过推行同股不同权的做法,吸引企业赴港上市,从而能与美国的交易所分庭抗礼。11月底的公众咨询结束以后,港交所继续按兵不动,并未公布咨询结果,但表示未来或许再展开第二轮咨询。正如香港各界的预期,这项改革注定是场持久战,2015年“战斗”将会继续。

  李嘉诚商业帝国资产大整合

  事件:

  1月,李嘉诚旗下的电能实业分拆港灯在港交所上市,以招股价区间下限5.45港元定价,集资241亿港元,为近年香港最大规模IPO之一。紧接着在3月,李嘉诚再次出售资产,这次是向淡马锡出售零售集团屈臣氏25%的股权,作价440亿港元,并计划两年以后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

  评语:

  李嘉诚近两年陆续开始整合旗下资产,此前均为剥离非核心业务,而今年大手笔出售港灯和屈臣氏一反过去几年的规律。

  港灯IPO时,国家电网斥资87亿港元,认购了18%的股份,跃居其第二大股东。此前,南方电网斥资约120亿港元入股香港另一家电厂中华电力。至此,香港两家电力公司均有了“国家队”股东。

  出售屈臣氏股份时,虽传闻指不乏中资背景公司竞购,但最终花落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对此李嘉诚回应称“买卖不能只看钱,合作伙伴也很重要”。

  李嘉诚出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令“撤资”的说法挥之不去,但他强调“做生意买卖很正常”,可以预见在2015年,李嘉诚商业帝国将会继续上演资产整合大戏。

  中信集团借壳中信泰富实现整体上市

  事件:

  中信泰富于4月公布了这个“蛇吞象”的计划,以2270亿元的代价,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的近4万亿元的资产,令中信集团成功借子公司的壳在港上市。这笔交易在6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中信集团分两批引入的股东阵容也令市场震撼,诸如友邦保险、中国人寿、淡马锡、周大福、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以及腾讯公司均在其列。

  评语:

  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注入的资产主要来自证券、银行以及信托等金融业,这被解读为中信集团押宝金融业的重要一步,而中信集团前任董事长王军曾经寄望该公司成为花旗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

  中信集团在港借壳上市书写了央企改革的成功样本,以至于当光大集团公布改革方案后,市场纷纷猜测光大集团是否也同样会借助在香港的子公司光大控股实现整体上市。

  拥有全牌照的中信集团原本已赢在起跑线上,而实现在香港上市,打开融资的大门,令中信集团如虎添翼,但到底是骡子是马,拭目以待2015年第一份年报。

  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上市

  事件:

  在2014年的末尾,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上市了。招股价最终定在48港元,接近招股区间41.8港元至49.6港元的上限,凭借288亿港元的集资额,荣登今年最大规模IPO。值得注意的是,对高调的中国首富候选人之一王健林来说,这只是小部分资产。

  评语:

  在近两年严酷的市场环境下,内地房地产企业争分夺秒赴港上市,有实力大公司直接IPO,小公司则借壳上市。去年绿地集团在港上市,今年是万达商业地产,截至目前,内地排名前十位的房地产公司已齐聚香港资本市场。

  销售放缓、库存高企、融资困难当下令不少住宅开发商举步维艰,而商业地产经历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也已显现饱和,尤其是大型城市综合体。

  万达商业地产放缓的业绩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也令不少基金经理为上市能否成功捏一把汗,还好上市前引入包括科威特投资局、中国人寿、明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重量级基石投资者购入六成股份,为IPO的成功保驾护航。

  今年8月,万达、腾讯、百度在香港联手成立万达电商公司,这是传统房地产公司和互联网企业联手的样板,互联网能否令传统商业地产迸发“第二春”,期待2015年带来答案。

  (腾讯财经 耿荷)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香港金管局:2023年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5.1%及2.1%

2024-02-01 14:14
145624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债券通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将于2月26日生效

2024-01-25 14:18
56708

美联储加息后 香港金管局随之提高利率

2022-11-04 15:15
35920

香港金管局正式推出“商业数据通”

2022-10-29 19:51
20027

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

2022-07-29 15:05
28229

人民银行 香港金管局 香港证监会联合举办“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

2022-07-05 16:02
3053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