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许多大宗商品在美国便宜在欧洲贵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经济学家Jeffrey Frankel认为,许多大宗商品价格在美国下降却在欧洲上涨的主要因素在于货币政策的差异化。是库存渠道:高利率将降低公司持有库存的意愿,同样加大了市场的供给,导致商品价格承压。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经济学家Jeffrey Frankel认为,许多大宗商品价格在美国下降却在欧洲上涨的主要因素在于货币政策的差异化。在美元升值的大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会出现在美国便宜在欧洲贵的情况。
Frankel指出:
原油价格在2014年下跌了43%,这对于原油进口国而言显然是好消息。而对于俄罗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其他原油出过国而言则是大利空。市场认为页岩油的繁荣以及OPEC拒绝减产导致了油价崩盘。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完全正确。铁矿石价格、金价、白银价格等都在下挫;白糖棉花和大豆价格也同步走低。绝大多数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今年都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中。这就意味着,宏观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核心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宏观经济因素能导致大宗商品暴跌?通缩?这可能是一个理由。我们的确看到许多地区通胀水平极低,某些国家甚至进入了通缩境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商品价格相较于整体价格体系/在走低。换句话说,实际商品价格在下跌。
但是如果以欧元计价的商品指数来看,情况则会大为不同。过去12个月,该指数上涨了4%。
这说明市场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货币政策。市场已经普遍预期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趋势,而欧洲和日本则在进一步扩大宽松。
回顾历史来看,在70年代,2002-04年和2007-08年,美国实际利率的走低都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实际上行。而80年代美国利率的突然上行则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崩盘。
货币政策对于商品价格的传导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是引出渠道:高利率会导致非可再生资源价格下行。原因在于市场会更乐于在当下开采资源未来的资源,这会导致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
其次是库存渠道:高利率将降低公司持有库存的意愿,同样加大了市场的供给,导致商品价格承压。
第三个渠道则是金融化渠道:在高利率情况下,资产经理将会倾向于把大宗商品的资产配置调整至美债。资金流出也会让商品价格下跌。
最后则是汇率渠道:高利率将让本币升值,因此国内的商品价格相对降低。
由于美联储并未在2014年就开始加息,因此大多数渠道还未直接发挥作用。不过汇率渠道已经十分明显。今年欧元对美元下跌10%,日元对美元则下挫13%。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在走低,以其他货币计价却在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