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合并“出海”不靠谱
孙春艳/文 核电与高铁一样,是中国继航天工业之后力推的高端制造业之一,自2013年以来,两行业的“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正走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路上,核电三巨头合并与否决定和影响着该产业的未来走向,应该慎之又慎。
核电与高铁一样,是中国继航天工业之后力推的高端制造业之一,自2013年以来,两行业的“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掌握高铁技术的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传出合并的消息,目的是避免二者在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那么,长期被指“窝里斗”的中国核电企业是否也会合并,抱团“走出去”?近日,业界对此的争论持续升温。
其实,南车和北车本是同根生,当年都是由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脱钩铁道部后分立的。但是现在的核电三巨头——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却是各有来头。
中核集团以拥有完整核工业产业链为傲,核电只是其八大业务板块之一。中核集团旗下现有核电站所用技术来自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目前其与俄罗斯正在加强合作。中广核一出生就有法国血统,旗下在运核电站的核心技术主要来自法国。国家核电才成立7年多,目的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AP1000,这项技术由美国西屋公司掌握。
在自身吸收的外来技术基础之上,各家核电企业都发展出自己的新技术。至于将来发展核电到底选用哪种技术,业内长期争执不下。国家能源局在年初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既提出“推动AP1000自主化”,也要求“推动三代核电技术融合”,算是各给一个机会,还是没有统一。
技术融合不易,统一思想更难。前不久,中核集团旗下的一份核电专业刊物刊登文章,提议核电回归“大一统”,立即招致业内强烈反对,甚至被指“倒行逆施”。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冲突,是因为核电企业的背景和文化差距也相当大。
中核集团的前身可以说是“两弹元勋”,有光辉功绩,也有历史包袱,再加上其要为中国的国防出力,因此,企业思想里还有不少“计划”成分。而中广核最初的业务骨干都是赴法国培训出来的“黄金人”,又有多年与香港打交道的经验,相对于其他央企,企业理念非常“前卫”。至于国家核电,自身没有核电项目开发控股资质,其与中电投重组的传言变成现实之后,才真正“三分天下有其一”,暂时还谈不上企业文化。
与南车和北车本是一家兄弟不同,三家核电企业则像三个师父教出来的三个徒弟。这就像中国武术,虽然都是练武,却有众多门派;但是,不论哪个门派都可以出高手,不需要统一在一个门下。
可见,核电三巨头进行简单的合并,并不可行。今年1月,核电三巨头已经联合其他核电企业成立了首个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而合作与技术创新是增加出海成功率的新筹码。
其实,中国核电企业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经常与国外公司合作投标,譬如近期中广核与中核联手参建英国核电项目,也是借光法国电力公司。因此,更值得重视甚至警惕的是,在所谓的核电企业“窝里斗”背后,是美法等核电强国掌控全球核电市场的身影。而要摆脱这些身影,就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所以,中核集团和中广核把精力集中在联手打造的“华龙一号”上才是正路。
至于如何在海外市场避免竞争,划分市场范围是比较简单直接的办法,即根据现实情况,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核电市场,只能由一个企业牵头竞标,其他企业只能起辅助作用。在这方面,还是需要一点国家意志的。
中国正走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路上,核电三巨头合并与否决定和影响着该产业的未来走向,应该慎之又慎。
文/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