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全球主管Wolf:中国为欧洲中型企业敞开大门

Frank Oliver Wolf | 2014-11-20 11:41 1494

  德国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及国际业务全球主管Frank Oliver Wolf;德国商业银行利息、货币和流动性管理欧洲主管Martin Keller。    人民币不断走强。

  德国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及国际业务全球主管Frank Oliver Wolf;德国商业银行利息、货币和流动性管理欧洲主管Martin Keller。
  
  人民币不断走强。事实上,自2009年中国允许香港提供部分人民币兑换服务以来,人民币的使用量就已大幅增加。加上过去12个月人民币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使用最频繁的支付结算货币,以及使用率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货币。
  
  迄今为止,该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一批跨国企业所开展的贸易。而对于那些着眼于国际扩张的中型企业而言,中国是他们目前越来越看重的贸易与投资热点。
  
  在这方面,有两项关键发展鼓励正不断推动欧洲中型企业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并将人民币用作结算和计价货币。第一项是在欧洲当地成立离岸结算中心,法兰克福在4月份正式成为欧洲首个人民币结算中心,紧随其后的是伦敦、卢森堡和巴黎。这些中心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欧洲区内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发展,欧洲目前占全球人民币支付价值的10%。
  
  第二项关键发展与最近中国货币管治政策放宽有关,该举措令企业更容易将在岸流动资金汇至中国境外。尽管尚未完全成为全球现金管理的可行货币,但人民币自由化的不断加速意味着企业需要定期重新调整其资金设置。
  
  然而,为了充分把握机遇,那些缺乏大型跨国公司经验、人脉、财力以及法律架构的中型企业显然不能单独行事。而这时候他们的银行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采纳人民币
  
  直到最近才有不少中型企业逐渐开始使用人民币计价,当中超过90%在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时仍使用美元或欧元作为结算工具。部分是由于他们认为人民币监管制度较为复杂所致。
  
  当然,企业与中国开展贸易时利用美元计价的习惯已有20年之久,其转变需要时间。然而,使用人民币结算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 鉴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更喜欢以人民币计价来规避汇率风险,所以以人民币计价的欧洲企业在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业务关系。若能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则意味着有可能拓展更多的潜在合作伙伴,以及为企业的扩张提供新机遇。
  
  通过为其中国合作伙伴承担汇率风险及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国际企业或许还能够争取到更有利的贸易条款或就所买入的商品或服务获得折扣优惠。
  
  离岸结算中心
  
  人民币国际化也带来了另一项关键发展,从而令中型企业更容易切换到人民币结算机制:一批欧洲离岸结算中心的成立支持欧洲企业通过当地市场直接结算。
  
  在当地成立结算中心意味着国际司库不再需要到千里迢迢的中国处理人民币业务,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欧洲办事处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了支付链的透明度。
  
  此外,若能在当地时区进行人民币业务结算,还促使中型企业通过语言相同且可能更熟悉其业务的当地银行合作伙伴积极管理其汇率风险和现金管理。
  
  此外,从风险角度看,通过离岸市场外国企业将更有能力管理外汇风险。这是因为离岸账户能够通过使用更多货币工具,提供最多汇率风险对冲选择。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不断扩大(从1%升至今年早期的2%)导致人民币波动性增加,积极管理汇率风险更加刻不容缓。
  
  事实上,转变为用人民币结算对于中型市场公司而言不算难事,因为目前许多全球银行服务都能帮助此类企业像管理任何其他货币一样管理人民币。
  
  被困的资金
  
  诚然,并非所有交易都能通过离岸结算中心进行结算,这也是最近人民币跨境流通管制放宽显得意义重大的原因。
  
  根据以往经验,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由于监管和资本要求限制,公司来之不易的现金有可能面临被困在中国境内的风险。尽管资本转移至今仍受到严格管制,但好消息是,随着过去6到9个月的跨境现金流监管限制放松,通过引入跨境人民币公司间贷款,现在更容易获取被困资金。
  
  于中型市场司库而言,这一工具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因为在中国经营的公司可将盈余现金汇入其境外公司,而他们也更希望可以将现金转移至境外,以确保物尽其用。
  
  这一新进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资金池的形成。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正是如此。尽管其他大型德国银行声称将在上海自贸区推出更为优越的产品,然而事实是,截至目前没有一家德国中小型企业能够同中国打造全球资金池。
  
  然而,上海自贸区确实展现出了中国对于跨境贸易中人民币应用的设想。就此而言,银行须时刻留意最新动向,并就此同客户进行及时交流,因为这些新动向可能对客户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中心)。
  
  人民币在战略性增长计划中地位
  
  尽管此类市场及规管发展不一定会为跨国企业带来巨大改变——这些企业多年来一直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但对于希望进军中国市场的中型公司而言十分重要。
  
  但缺乏实地经营或专业合规团队且规模较小的企业较难跟上形势变化。因此,中型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一家不仅在国内市场经营本地业务——这样可以降低货币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而且在中国境内占有强大市场份额的银行。毋庸置疑,中国复杂的监管制度意味着没有这样的合作联系不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争得上游。
  
  尽管在中国经营业务十分不易,但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为全球的中型公司打开机会的大门。这一不断发展的市场俨然已成为中间市场企业出口的理想之选,加上专业银行合作伙伴的帮助,现在是把握机遇的最佳时机。
  
  文/Frank Oliver Wolf
0
标签: 德国商业银行 欧洲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