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扬|离岸与在岸市场的联动关系
从历史上看,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并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一种在一国货币当局管辖区域之外发生的本币存贷活动,当局一向对本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
作者:李 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摘自:《中国金融》 2014年第21期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因而构成克服危机、重回正轨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从历史上看,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并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据显著且具影响力的地位是首要的前提性条件。此外,国内拥有发达、有弹性、有深度、多样化的资本市场,有着完善、严格、可信赖和可实施的产权保护制度,拥有便利和低成本的交易机制,支付清算体系国际化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和金融条件。
一国货币之国际化,有其收益,也有其弊端。大致上说,享有作为储备货币的“过度特权”(如向他国课征“铸币税”),弱化海外资产负债的货币错配,便利本国投资者拓展海外投资,有助于本国的金融机构拓展海外业务,有助于完善本国的金融市场及银行体系,带动国内与金融服务相关的就业市场发展等等,是其主要收益。在相当程度上丧失对本币的控制权,从而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提供“国际公共品”的国际责任与负担等等,则是其主要弊端。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显然必须认真考量,权衡利弊,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目前,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走出本土的主要途径,是对外产生长期、持续的贸易赤字。一些研究者基于这一经验来研判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认为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这纯粹是误解。必须认识到,通过贸易赤字将本国(地区)货币源源不断地推向世界,以这些货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为前提。这意味着,本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解决本币被国际社会接受这个前提。在历史上,当英镑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时,英国便牢牢掌控着全球经济的平衡权。其平衡机制便是贸易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逆差对应。美元替代英镑,走的也是相同的路径。
这样看来,要想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必须尽快改变目前仅对少数发达经济体(主要是美国)保持贸易顺差而对其他发达经济体和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贸易逆差的贸易结构。首先形成对他国的长期持续的贸易顺差,目的是形成他国对中国在经济上的依赖,进而使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直至储备手段。这样看,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近年来,伴随着规模庞大的商品和劳务频繁地跨境流动,大量人民币已经在境外流通,我国政府在人民币贸易结算、融资、投资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更对人民币境外流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在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外参与了多种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一种在一国货币当局管辖区域之外发生的本币存贷活动,当局一向对本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纵观离岸美元、离岸日元、离岸欧元市场的发展,大抵都是这种情形。我们在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他国货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分析这些国家货币当局对离岸市场发展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
在我看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之所以对发展本币的离岸市场持不积极甚至是反对态度,根本原因在于离岸市场的发展将给本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不可控因素,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使本国货币政策失效,弱化本国宏观调控的能力。这种作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是统一的,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运行是内在地统一的、联动的。换言之,倘若我们不能全面把握离岸和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不能深谙离岸市场的发展对本国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全面影响,发展离岸市场,便很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新的不稳定冲击。
杨承亮博士《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联动关系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一书中,作者直接把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动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与中国的金融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问题紧密联系展开分析,通过展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新现象,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见解。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对理论界和业界关于离岸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将有所助益。(本文系《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联动关系研究》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