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今年保理产业最大创新
近日,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下称“中银协”)保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并发布《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报告》)。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已达5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中国银行2.77-0.02-0.72%浦发银行9.99-0.08-0.79% 国内保理4078亿美元,占比78%;国际保理1141亿美元,占比22%。
近日,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下称“中银协”)保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并发布《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超过5000亿美元。
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已达5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
国内保理4078亿美元,占比78%;国际保理1141亿美元,占比22%。
另据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保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2.09万亿元。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760.44亿美元,国内保理业务量1.62万亿元。
中银协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今年我国保理产业的最大创新亮点在于金融与互联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携平台优势为众多的小微电商、投融资双方提供“普惠金融”,而基于保理模式构建的金融产品是其中的重要模式;另一方面,大中型商业银行也通过加快网络化渠道升级、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构建全新的互联网信贷服务体系,而保理业务依然是商业银行首选业务。
此外,中银协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浦发银行副行长冀光恒表示,由于保理业务基于企业间的赊销贸易背景开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也就更为直接地面临着企业应收账款违约的巨大压力。今年以来,这些压力已经体现在了银行保理业务的数据上。201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保理业务量合计1.07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2.84%,国际保理业务量合计536.27亿美元,同比也下降了9.77%。在上一年的巨大基数面前、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面前,中国保理业务未来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随着保理业务近年来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系统性的新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制约着业务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存在的问题,冀光恒认为,一是中国保理业的发展亟须法律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保理商自身的专业经营能力须进一步提升,三是缺乏企业赊销交易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社会征信体系有待加强。
截至2013年底,我国大陆注册的商业保理企业达284家,仅2013年就新增了200家商业保理企业,较2012年底增长了4.5倍。截至2014年9月末,商业保理公司总数已超过700家。
冀光恒认为,商业保理公司快速增长、试点新政纷纷出台的另一面是,人才、资金、专业监督引导机制的缺失。社会征信体系作为保理业务的重要辅助体系,目前在我国尚不完善,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难以取得非上市企业的公开财务信息,无法对本行客户以外的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银行难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业内已经发生了多起贸易背景虚假、合同诈骗等风险事件。对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和沟通机制。